2023-11-14 - 草稿 - 草稿 - 草稿

                  酱杆菜

  我第一次吃酱杆菜是在王和平家里,对这个不起眼的东西,从心里来说是不太感兴趣的。

  “你猜猜这是个什么菜?”,

  我循着他筷子指的方向望去,一盘子颜色青绿,切成一段一段的凉拌菜杆儿,里面掺着星星点点的蒜粒儿,姜丝,青椒丝儿,油泼干椒辣椒段,青、白、红、黄、绿,看起来是色鲜味美,引人目光,心里暗道:“这东西看起来还真是有那么点儿诱人的样子”。

  “尝尝,看看它的口味咋样?能不能吃呀?”……

  我忙抻出筷子夹了一小段,放在口里一尝,“嗯,脆嫩多汁,吃起来口感还真是挺不错的,”。

  “还能吃吧?”……

  “不是还能吃!是真好吃!你怎么想起来把这玩意儿整成菜了?这在过去是人们熟视无睹,视而不见的东西呀,咋的到了你手上变成美味了?”。

  这酱杆菜,青绿多汁,口感颇为新鲜,脆嫩清香,佐以葱蒜姜醋,酸辣可口,可谓是甜酸苦辣咸,五味俱全,着实的下了一番功夫,彰显了他做菜风味的创意……

  “你看吧,现在的人呀,都是大鱼大肉,好酒好菜,白米细面的,吃多了,吃腻了,就开始找新鲜,换口味,品奇猎珍,搜鲜寻味,吃野菜,尝野果,迟早想着吃乡村里的家常便饭,包谷糊儿,包谷面搅团,漏面鱼儿,浆粑拐子,白蒿子粑粑,还把吃这些家常便饭,山野菜,称之为是返璞归真,回归乡村……”,

  “城里客人到乡下来了,鸡鸭鱼肉现在都不眼馋了,吃土灶铁锅饭,吊灌炖,喝木甑烤的小灶酒,竹笋干,野山菇,野耳子炒土鸡,山野菜等家常菜佐酒下饭,这可是现在流行起来的时尚热门子,”。,

  “这不,我一有时间闲功夫,就到朳朳里,沟边,溪傍搜罗野菜,野山菇,野耳子,竹笋子,白蒿子之类的,备在哪儿,客人来了,整上一桌子乡村土菜,他们吃的高兴,还说你呀,真是辛苦了,这可是平常都吃不到的珍稀之物,还给我加钱付费呢……”。

  “我每次找野菜时,都看到这个嫩珊珊,却又不起眼的东西,实在忍不住了,顺手把它掐到手上一看,呵,它嫩的能滴水,放到嘴巴里一尝,没有杂味,吃起来像窝笋,脆嫩多汁儿,整了一把,开水稍微一焯,加上调味佐料给它一拌,吃起来还挺有新鲜感,这不,就把它搬上了餐桌。”

  这就是王和平,是乡村里有名的能人,有眼光,有见识,善社交,会经营,精明能干,总能发掘一些新的事儿,抓住机会。

  现在的乡村,家庭经济收入大幅提高,家里来了客人,都想体面地摆上一桌子好酒好菜,风风光地显示一下家里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乡村里又没有酒店,往往是费了心思,却怠慢了客人,没有玩出牌子和体面,心生遗憾又无可奈何……

    他瞅准时机,请来了帮厨的和帮工,首开先例,办起了“和平饭庄”和流动酒店,为农户承办酒席和家宴,那可是一条龙服务,还接待来乡村户外活动的游客,用乡村家常饭菜,招待客人,收费合理,省事、方便、快捷,为乡村人家置办酒席,为置办酒席的村人们省去了许多麻烦,还节开支,减少浪费,深受人们欢迎,开业一炮爆红,稳稳的赚上了一把!顺带着增加了邻居剩余劳力的就业,让他们增加了收入,跟着他一起致富……

    “王和平真是不简单!”,人们背后赞誉他。

    瞧,就是这么个小小的酱杆菜,千百年来,经历了数不清的风雨霜雪,阳光雨露,人们是那么的熟视无睹?就是打猪草也不愿去址它一把,而他在不经意间,稍一留神,把它搬上餐桌,成了人们的餐桌上的特色菜!

  现在人们差不多外出打工挣钱去了,有了可观的收入,生活有了积蓄,便想着改善自己的居家环境,盖新房,置家俱,提高生活水平和生话质量,乡村可是自己的根,自己的家园啊……

    他们没有忘记自己来自乡村,没有忘记生养自己的家园,乡村的原野里有取之不尽的宝藏,只要你有发现,定有收获!总是能让人们过目难忘,食之回甘,酱杆菜只是乡村原野里的一点星光……

  二月的小蒜儿,香死老汉!每到山野菜生长的季节里,溪傍沟边,浅草朳朳,竹林山峁,三五个一伙,七八个一群的人,他们像寻宝一样,在搜寻自己需要的山珍奇味,不得不说,这山竹野笋,凤尾菌菇,甜蒜白蒿,香椿芽儿,野小蒜儿,处处散溢着自然的清香,都是诱人的美味……

    住高楼,驾宝马,开奔驰,吃惯了大鱼大肉的城里人,见惯了城市的灯红酒绿,喧嚣繁华……在内心深处却是充满了对大自然的向往,感知乡村里的新变化,期待能够吃上乡村农家的粗茶淡饭,过一把乡村田园的小日子,他们纷纷走岀户外,弃车徒步,背起行囊,满怀激情地奔向大自然,不畏艰辛地涉水过河,爬山登顶,探险寻幽,饱览乡村里的山水田园风光……

  乡村的变化是那么的惊人,土屋变洋房,小车遍地走,村居干净整洁,交通便利,水泥路入户,让人耳目一新,乡村人的精神生活风貌以崭新的形象展现在人们面前!

    乡村记忆,是千百年来农耕文明一步步走来的经历,是数千年沉淀下来的农耕文明中的坚守,坚韧和坚强!承载着人们农耕文化丰富内涵的认知和认同,人们对乡村文明和传统文化的守望是那么的一往情深,根植于内心深处的烙印,永远都是抹不掉的。

  回想起如今的日子过得是那个滋润呀,整日的白米细面,鸡鸭鱼肉,饱不思饥,挣到钱了,吃不愁来穿不愁……家常便饭,山野菜转身变成了生话中想吃而不能常吃的奢侈品?……

  日子过得越好,人的本源意识越强烈,返璞归真的期盼更是急不可耐,包谷糊儿,包谷面搅团,浆粑拐子,漏面鱼儿,白蒿子粑粑,山野菜成了乡村人的念想,城里人的口福,心里总是惦记着找机会吃上一囗,了却心中愁绪……这也许是叫作乡愁是吧?

  美食在乡村!乡村里有好多的好食物,好厨艺……光是那粉蒸肉就有很多种做法,做法不同,口味,口感都是不同的,就是那酱杆菜儿也能做出不一般的口味来,乡村里最爱做的,最爱吃的是渣辣子炒肥肉片儿,先将肥肉片儿放入锅内微煸出汕,放腌制好的渣辣子,细火慢闷,渣辣子里包谷珍儿吸去肥肉儿中的大部分油脂,肥肉片儿变得肥而不腻,渣辣子有了油脂的浸润,香味儿四溢,咸香软糯,辣而微酸,那可是一道风味绝佳的美味佳肴。

  乡村人以淳朴的品质,好客的传统,厚道大方,只要来了客人,都是热情接待,拿岀自己的好吃好喝让客人吃好喝好,尽兴而归……

  约上五七个好友,走乡村,逛田园,围坐桌前,喝清茶,品小酒,吃家常饭菜,吊罐炖猪蹄,凉拌山野菜,土锅蒸米饭,锅巴炕的是脆黄脆黄的,嚼起来喷儿香!只是嫌那锅儿太小,锅巴太少,怎么也分不过来,免不了一番抢夺,纷纷笑成一团……

  大家手上的杯子里斟满了自酿的小木甑儿包谷酒,满屋子飘逸着清淳的酒香,他们谈天说地,胡聊海侃,满面红光,神情飞扬,心情好了,青春劲儿就上来了,笑声飘出来,一浪一浪的……

  蓝天白云,青山雾霭,清新的空气,沟壑纵横,流水潺潺,诱人的美景,置身于山水田园风光之中,沐浴在清风阳光之下,饮甘泉,餐野果,所闻所见无不是让他们叹为观止!

  乡村是个有故事的地方,每个故事承载着一段精彩的传奇和丰富的内涵,醬杆菜就是乡村原野里的一个小小的点滴故事,而成就了一段时尚传奇……

  如今落寞而冷清的乡村又开始热闹起来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桑叶包子 这是第一次吃桑叶。 在我的记忆里桑叶是用来养蚕的。 小的时候,村里有副业队,母亲在副业队...
    随笔小记阅读 100评论 1 2
  • 序 我的爸妈都是普通的农民,他们一生没干过什么轰烈的大事,也有着平常人的缺点不足,但他们一生勤劳朴实善良,...
    东海浪影阅读 1,358评论 0 29
  • 酒醉乡野 一碗包谷酒,乡野精气神!乡野里酒意浓郁,气象万千…… 酒,是乡野山民的精神盛...
    巴山愚公阅读 186评论 0 0
  • 无论到哪里游玩,我总是习惯把那里的景色同家乡对比。明明知道繁华的大都市同家乡没有可比性,明明知道比较之后有失望,还...
    景兰_6de9阅读 798评论 1 2
  • 野菜,采集天地间灵气,吸取日月精华,是大自然的精髓之一。每一次品尝,都是和自然的亲密接触。野菜那些纯净、本真的鲜香...
    大头田阅读 16,863评论 48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