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炉旁

冬/雾霾重重的季节/看不清局势的当下

火/炽热直观的感受/不加思考的追逐

炉/群体围绕的物/奉为圭臬的日常


人们说,冬天到了,就该有个火炉;冬天到了,也总会坐到这火炉旁。如今,是该入冬了,眼前这盆火烧得太旺,与冬显得格格不入,就这么一点温暖,便晃出眼泪来了。

很久未曾落笔,执笔而书,书下的势必要成为一种内心的反应,被读了的,便自然而然化作执笔者的思想了。但执笔者未必如此,火炉旁的他映着火光难免写得有温度,但离开火炉,他便藏在冬天这漫无目的飘零堆积的白色中。有时觉得冬天,连火炉都是多余的了。

日暮苍山远,风雪夜归人,真真只想用白昼和黑夜分辨冬天的温度。本来就在黑暗中,出生就是瞎子的人,会以为黑暗就是光明。习惯了寒冷的人,会以为寒冷就是温暖。可是,没有这火炉,人类是否还能度过寒冬?

火炉旁,太冷了。有那么一阵子,试图感受火炉的温度。朔风扑面,或是有一叶扁舟停息至此,有过几夜不眠不休的促膝长谈。有那么一个人,会每天准时的加满火炉的柴火,用随身的打火机点燃面前的火炉,但是带给你温暖的人总归应该从你这儿得到温暖的。若是一尊菩萨也是可以祈福保佑的,但偏偏,你是那么一个只会听,只会探的人。一年只有四季,火炉陪得了你今年却又要等到明年。与其说是耐不得烦去等,不如说是,一辈子的冬,几炉小火又有何用。火炉旁的人,不是要学会钻营取暖,而是要读懂冷冽冰霜。

火炉旁,太静了。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每一次试图沟通,只是一句咿呀,又开始以晦涩难懂为借口漫长沉默。寒暄果然喧嚣又寒冷,对取暖一无所用。很喜欢苍山负雪这四个字。苍山未必年迈,只是白皑皑的雪让他选择了背负,责任是他的年龄,时间却无法使他苍老。不知何时山上的雪会消融,他便选择与这雪朝夕相伴了。正如此时,不知这些压在心头的阴霾何时散去,便选择成为阴霾中的鳏寡之人了。

火炉旁,总有那么一些抱团取暖的、踌躇满志的、黯然神伤的;求之不得的那群,整日在火光中摇曳,成为影子;求而不得的那群,终有一日葬身火海,成为灰烬。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