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千年悖论——张宏杰读史与论人》有感

61eZSH7VKgL.jpg

赋闲在家读张宏杰的《千年悖论——张宏杰读史与论人》,感慨颇多。古代中国朝代更替之间的英雄和奸佞似乎都是悲哀的,他们置身于时代更替的浪潮中不能自已,从他们自身的立场来看他们的选择都是合情合理的,可悲的是历史却从不是从事实和人性的角度来书写。

吴三桂,一个孝勇的将军,一个道德的楷模,一个前途坦荡情商极高的青年才俊,本该一片坦途,光宗耀祖,像他想象中的那样,却被时代开了一个无情的玩笑——侍奉腐朽的即将凋零的大明王朝。一个前半生都在追寻的目标,在而立之年发现这个目标总是得到也不过如昙花一现,随大明王朝而去,而自己也许享受不到这个目标给自己带来的一切。他之后所做的一切也不过是想达成他前半生的目标,可惜中国自古帝王为方便统治而实行的道德标准不允许人性的出现。即使是外族满人,在习得了中国传统文化之后也不过是将他当做一个贰臣看待。

曾国藩,最后一个儒家的殉道者,以儒家之精要训练己身,终生自省,成就不可谓之不大。但到晚年方才发现,自己毕生所追寻的儒家圣人之路并非济世良药,纵使成为圣人也不撼动不了这滚滚而来的历史车轮,不可为之不悲。

袁世凯,一个极度崇洋媚外,却又信奉自身成功经验的人。只羡民主政治之皮毛,却无心理解其内里;只知变革带来的混沌,却无心感受其中蕴含的生机;只求方法的快速见效,却无心等待沉淀的力量。

以上三者无一不为惊世之奇才,自身却深陷时代的泥淖与中华千年文明的桎梏。中国因统一而先进,也因统一而落后。若不统一,也不会有这千年统治者驭民之法的沉淀,也就不会有独尊儒术,唯科举变命论,这三人的命运也许不会如现在这番难看,古代中国之人也不会因为权利的争夺而多灾多难,近代国人也不会因为经多了灾难而变得麻木,现在的人也不会由于千年的道德压迫变得毫无原则。

说起科举制度,在这本书中也有所描述,这一创造性的发明是古代中国走在世界前沿的基石,也是导致古代中国朝代更替这一怪圈的基石。数学历史上都有以简单为美的追求,发展至现在,人们不由得怀疑到底真的是简单最美,还是因为人无法理解复杂的事物,所以才追求简单之美。科举制度导致的怪圈,如果这种化繁为简的思维方式来看,似乎就容易理解了,因为要化繁为简,所以古代统治者要去除社会的多元化,因此古代中国只有通过科举考取功名这一光宗耀祖的途径。从而导致古代中国举国之人才全部投身于比中彩票概率还低的科举当中。是的!就是中彩票,试想一下如果现在举国人民都投身于彩票事业,是一个多么荒谬可笑的事情,而这个事情在古代中国却持续了千年之久。

世界变化如同一张恢弘大气的棋盘,我们所经历的不过是棋盘上小小的一处局部,身处局部之中的我们无法察觉全局的发展,而历史可以让我们略窥大局的发展,却也仅仅只是略窥。我等中华子民是该因这千年统一带来的文明深感幸运和自豪,还是该感慨这千年玩笑的悲哀,现在在略窥这大局的走向之后更加的说不清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大风704开始更新咯,小伙伴们躁起来。今天我们说说全网整合营销,随着公司发展,市场占有率的提升,单一的利用某些渠道...
    大风704阅读 3,914评论 1 4
  • 两部车下午去工厂装货,A三点到厂,B四点到厂。 因为是外协厂开单,所以开一个单子各层领导签字,整个流程预计两小时。...
    海宁儿阅读 1,735评论 0 0
  • 梅岭梅湖南昌长天落霞滕王夜听穿林打叶晓看红泥大江 ​​​​ 斜雨闲鸭花香路尽湖映孤庄野渡舟横人去独看南矶鄱阳 ​​...
    bbpnb阅读 1,826评论 0 1
  • 爱好与专业
    潇_COZY阅读 1,70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