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学校”的理论支撑研究

“我们的学校”的理论支撑研究

2012年,我们讲“办一所有点幸福感的学校”时,讲“幸福培育,培育幸福”的愿景时,没有将“我们的学校”作为办学的最终目标。但我们有“让校园里的每个人都得到发展”的办学目标,实际形成了“我们的学校”的理论起点。

2014年,我们明确提出“新生命教育”的办学理念,明确“新生命教育”的定义——营造和谐生态,开发开放各种资源,激发生命体的内源性发展动力,通过成人成事,让自我、他人乃至一切自然生命精彩绽放的教育。这个定义本身,实际上开始有了“我们”的定义。

2016年起,我们从“做点什么”主题年,到2017年的“关联与整合年”,再到2018年的“精耕细作年”,2019年的“深度开放年”,然后,我们有了明确的指向——2020年的“我们的学校”主题年。从此,“我们的学校”成为学校发展的终极目标——让更多的走进学校,让更多的人享受学习,让更多的人助力成长。成为它的具体表述。

一、国际基础教育发展趋势——“学习共同体”

在国际教育界看来,能够较好所有的学生(包括所谓的“差生”),才称得上真正的好学校,这种学校就是“学习共同体”。

“学习共同体”秉持三个基本原则。

1、公共性——学校是公共空间,保障每一个孩子的学习权;

2、民主性——每一个人都是学校的主人公。

3、卓越性——学校的卓越教育,或者教育卓越不是拔尖子、选苗子,而是一视同仁、有教无类、多元发展,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达到他们能够达到的高度,这种卓越星也包括教师和家长本身。

所谓“优质教育”就是“适切的教育”——合乎伦理道德、合乎学科本质、合乎儿童特征、合乎规范目标(养成健全公民)的教育。

基础教育是成人的教育,不是成家的教育。中小学是要培养“有社会责任感、有教养的公民”。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场雨,淅淅沥沥得又是好几天。 “上次如此,是好久了?”我心想。 “没下雨啊,我这边!”常老板诚实地回复我。 “哦...
    严严格阅读 322评论 0 2
  • 继昨日的职场困惑问与答(一)和今日刚刚发表的职场困惑问与答(二),这篇是最后一篇,背景不再累述,直接进入对话环节。...
    214050阅读 520评论 0 10
  • 明阳市黄鹿镇杨家大院乌龟山上,杨家成和母亲在山坡上摘桑叶。刚下过一阵暴雨,太阳争扎着挤出云层。空气又湿又热,闷得人...
    ee640b722f1b阅读 489评论 2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