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没有那样的时刻——关不上的冰箱门,脚趾撞到桌角,临出门找不到手机……
忍不住嚎啕大哭,身边人觉得你是小题大做,但是只有自己知道是为什么。
那些看似芝麻绿豆大小的事情,往往只是让情绪崩溃的最后一根稻草而已。
焦虑早已成为了一种时代病,科研机构的数据表明,1980年,有2%—4%的人患过焦虑障碍;1994年,这一比例达15%;而到2005年,上升为28.8%,全世界正在变得越来越焦虑。
哈佛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70%的焦虑,来自我们的内在,源于我们的情绪。
但每个人生存在这个世界上都会有压力,当我们无法排解由此所产生的坏情绪时,就会变得混乱不已。
谁不想拥有好心情?可到底该怎么做呢?
《好心情练习手册:不被情绪左右的28个习惯》一书中对人们常见的情绪问题进行了深度剖析,并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作者是日本著名的精神科医生、医学博士、斯坦福大学客座讲师西多昌规。在多年的临床咨询中,西多昌规发现,情绪问题对现代人的生活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因此,他结合多年学识和临床经验写出这样一本堪称情绪自救指南的书,旨在帮助人们摆脱情绪内耗,与自己和解。
首先,在本书中提到了两种人:一种是容易被影响的人,另一种是不易被影响的人。
容易被影响的人一般具有如下的特征:
1、过度解读别人的话。
2、凡事非黑即白。
3、对别人充满期待。
4、爱找借口。
5、太在意失眠。
6、忙着别人的事。
7、对任何事都意兴阑珊。
而不容易被影响的人的特征恰恰相反。他们更“心宽体胖”一些,关注自己的感受,不拘小节。
如果,你的情绪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而波动,不妨读读这本《好心情练习手册》。书很薄,300多页,但是读完还是能够“豁然开朗”的。
尤其是书中提到的“放下情绪的习惯练习”,挺实用的。
比如说:
当疲于人际关系时,来趟“一人”小旅行,看看山,看看水,看看陌生的城市,实在不行,给自己一个无人打扰的“独处时间”也是可以修复情绪的;
当压力累积时,给自己的压力设定一个“期限”,一年也好,两年也好,千万不要给自己判一个“压力无期徒刑”,设个期限,放过自己;
当出现“幻觉重现”时,那些过去经历过的恐惧、痛苦会突然出现在眼前,栩栩如生,这个时候,为了“放下”,可以试着“避开”、“无视”,而且无须因为“避开”而自我厌恶,因为人类也是动物,趋利避害,未尝不可;
当因为“如果……”这类“假设式思考”而陷入后悔和迷茫时,就告诉自己:与其因为没做而后悔,不如直接发起挑战……
在书中,作者西多昌规一共介绍了28种练习好心情的方法,无论你是深夜“emo”型,还是鸭梨山大型,或是其他的什么“想不开”型,总有一款适合你。
当然,如果你是热爱运动的“刘畊宏女孩儿”,相信烦恼肯定不会上门叨扰,那就继续保持运动好习惯,这本书翻不翻看都可以。
卢梭曾在《瓦尔登湖》中说到:那些千谋百虑的人,脑子里乱糟糟,就像母鸡带了一百只小鸡,全都在追逐一只小虫,其中有二十来只小鸡便在晨露中跑失——结果弄得羽毛又脏又乱,情绪无限内耗总是让人得不偿失。
而合理控制情绪,是作为成年人的基本技能,也是我们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的必备品。
愿你过往不究,未来不惧,当下不杂,天天乐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