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反馈--激励我们前进的根本原因

去过海洋公园的朋友一定看过海豚表演,饲养员们指挥海豚进行花式表演的时候,都会给予食物奖励。海豚通过完成特定动作,获得食物奖励的正反馈,不断重复后,海豚建立了神经反射弧,把表演和食物对等起来。所以海豚表演对于海豚而言,也就差不多是在吃顿饭。

人类也一样,没有人愿意做没有结果、得不偿失的事情。但是很多事情很多时候未必是直接的因果,而是需要长期的投入,并最终获得回报,我们称之为“延迟享受”。对于“延迟享受”,并不符合人类天性,所以并非每个人都能看的明白,看明白的程度也各有不同。

比如健身这个事情,为什么那么多人喊着健身,喊着减肥,可是最后成功的比例依旧很低?因为健身反人性,健身是枯燥的,需要你持之以恒地投入时间、精力和金钱,还要戒掉口腹之欲,关键短期内还未必能见效。很多朋友可能因为心血来潮去办了健身卡,也辛辛苦苦坚持了一周的锻炼,可是没瘦下来。然后他就觉得这事情不靠谱,老辛苦却没有回报,就容易放弃了。人群中大概90%的人迈不过这个槛。

再比如教育、科研、竞技体育等等,都不符合人类好享受、喜玩乐的天性,都不太容易坚持下来,所以这个世界成功的人群总是少数。

那么,我们接下来要考察的是为什么有些人坚持下来了,并成为“成功人士”了呢?这也就是我今天想讲的“正反馈”的魔力。

为什么笔者今天愿意在一天劳累的工作之余依旧上来简书写几笔呢?是各位的点赞和好评。我感受到了“我来简书唠嗑”这件事情的正反馈,从而激励我经常上来写写,从而获得更多的正反馈,久而久之,我就和海豚一样,养成了习惯,上简书写作也就和吃饭一样啦。假若我在简书上辛辛苦苦写了好久并没有人看,我想我继续写作的动力会减少很多吧。有人可能会批评笔者是功利主义、虚荣主义,有些人的确是为了写作而写作,不需要任何人认可和赞赏。但是笔者今天只讨论人类最原始的天性,假定写作对任何人的意义相同的情况下,是不是你更愿意得到更多人欣赏?

健身、教育也都莫衷一是,怎么帮助主体设置合理的正反馈,从而利用人性让主体把一件反人性的事情坚持下来,接下来不断重复,形成正反馈循环,然后在时间的作用下就形成习惯了。

比如我们在教育学前儿童的时候,他们可能对学习成绩、知识掌握并没有概念和兴趣,那就需要先找出他们感兴趣的东西,可能是糖果或者玩的奖励,那就先利用这个为正反馈,告诉孩子坚持学习就可以获得奖励,然后不断重复,就比较容易教学成功。

当孩子长大后,更容易激励他们的奖励变成了“优越感”、“荣誉”等,所以我们会发现学生存在较明显的“马太效应”,即所谓的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笔者自身经验来看,从小学到大学基本上好学生和差学生的阶层是相对固定的,当中的变动微乎其微。从正反馈这个角度理解,好学生学习好,不断得到老师家长表扬以及同学羡慕,他也就更爱学习,而差学生不断受到批评和鄙视,不断接受负反馈,自然越来越反感读书。所以,从这个角度看,笔者也是理解所谓“抢跑”的学习理论。通过初期优势建立“优越感”的正反馈,从而获得长期优势。只是当所有人都抢跑后,也就无所谓“抢跑”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Docker的四种网络模式 1.Docker在创建容器时有四种网络模式,bridge为默认不需要用--n...
    宇晨棒棒的阅读 1,132评论 0 2
  • 妈妈曾和我说,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是电视把我看大的。是的,那时候爸爸妈妈太忙了,只好用一根红裤带把我拴在炕上...
    自加棒阅读 166评论 0 0
  • 如果人是计算机,那么是否我拥有了你的数据就可以成为你。从心理学的角度,我感受到你的现象场,拥有了你的体验...
    青山外客阅读 221评论 0 0
  • 1、怎么去平衡需求和欲望? 2、如何整合分裂?第一步是承认,第二步是回溯,感受情绪,看看你还没有原谅谁?第三步是宽...
    生命探索者阅读 349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