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觉醒》第五章—学习力|第四节 体系

        嗨!又到了每天读书的时间啦,今天读到了本章第四节,体系:建立个人认知体系其实很简单。

      知识与认知的区别

      那么我们跟随作者的思路,来解读这个章节吧;作者书中提到:你仔细看过这一节的标题,会发现其实不是“知识体系”而是“认知体系”。“知识”和“认知”在作者眼里是不同的,这种不同如何表达呢?作者借用了万维钢老师的一段话。

        考试得了高分,不叫有知识;茶余饭后能高谈阔论,这也不叫有知识。这些场合下,知识虽然有用,但是这些知识都不太牵扯到具体的得失,所以只是智力游戏。只有当局势不明朗、没有人告诉你该怎么办,而错误的判断又会导致一些不良的后果时,你要是能因为有知识而敢于拿一个主意,这才算是真有知识。请注意,这不是在说,实用的知识才是知识,而是在说,只有当知识能够帮助你做实际决策的时候,它才是你的知识。

这段解释,打破了人们对于知识固有观念。

        只学让自己触动的

      在这里作者提到了他的读书方法,不是利用思维导图,或者固有知识框架体系,去梳理整本书,而是通过“寻找触动点”,然后做标记,记住一个理论,或者一个案例,甚至一句话,只要它触动我们,那么这本书就超值了,其他的忘记了,也不觉得可惜;确实是这样,有时候我们只是做了表面功夫,思维导图或者做笔记,记录完了,但是脑子里没有完全记住,只是行动做完了,认为这本书,我也梳理过了,但只是浅层次的理解,时间久了,也就慢慢没印象了,所以作者的读书方式,是教我们如何利用书中的知识去实践。

        接下来,作者也简单的介绍了,体系的本质,体系的本质就是用独特的视角将一些零散的、独立的知识、概念或观点整合为应对这个世界的方法和技巧。

一是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解释新知识,这会促使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对新知识做出反应。如果能用自己的语言把一个知识、一个道理、一件事情说清楚,让外行人也能听懂,那么这些知识、道理、事情十有八九会成为自己的一部分。经常输出的人往往成长的很快,因为他们不断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连接。

二是在需要的时候能够顺利提取知识,提取不出来的知识就是伪触动。比如我们在看抖音时候,听到了一段,真的很有道理的话,甚至觉得说的就是自己,触动了自己的内心深处,但是有一天想要去阐述这个观念时,发现自己自己怎么也想不起来那段话,这种就是“伪触动”

三是在生活中能够经常练习或使用这些知识,因为实践是产生强关联的终极方法。学习不是为了知道,而是为了发生真实的改变。当你运用那些知识践行那些道理时,相关细节就会源源不断地显现在你的视野里。到那时,你不仅能成为认知上的强者,也会成为行动上的巨人。

        最终,你会明白,所谓的学习成长,诸如阅读、写作、反思、培养习惯、练习技能、建立认知体系,等等,本质上都是一回事:在舒适区边缘,一点一点向外扩展。

想通了这一点后,一切就都简单了!

        好啦,今天本章节到这里就结束了,我们明天继续吧,晚安!每天进步一点点!冲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