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这样,学校是湖北省内某顶级211
而俺的专业是学校非常边缘化的专业,但是学校在请大牛来做演讲还是情有独钟。
这其实是个好事情,毕竟这个实现了,我与大牛零距离的交流,或许台上他们仅仅是在分享当时PPT里面的内容,但是他们背后也一定付出了超多的努力。
而今天请的是个老外,老师分享的主题是如何写作?
其实讲如何写作与翻译的过程?其实如何写作或者翻译过程非常好讲。总是那么一套逻辑或者步骤的东西。(话说回来:为何文科总是在富有感性的底下,却是一种理性、是一种逻辑。interesting or boring?我认为都有,尤其讲下boring的点,因为感觉万变不离其宗,好想无论讲什么都是按照那一套逻辑去讲比如5W1H,SOBORING!
今天,这个老外老师讲的还是很丰富,很不一样的。我的得着可以概括为:至知的咳血精神,深刻的利他思维or换位思维。
首先,提到写作。写作是语言的表达,而语言又是思维的表达,思维存在于大脑,存在于我们还没有想法的时候,或者说这个思维也就是意识。语言可以表达思维思想,同样也可以表达行为,而思维的过程是艰难的,过程是困难的。因为,写作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组织,需要考虑排列,需要考虑读者的思维,受众的想法及利他性。如何让同一句话,在不同经历,不同背景的人群中产生一致效果或者换言之,如何让一句话,一个故事在人群中,产生作者想要产生的效果呢?是需要大量考量,推翻重撰的。
这个其实也是我的一个困境,我有想法,但没办法组织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达到我想要的效果。薄弱的知识储备,拙劣的表达能力与理解能力?
翻译也是这样老师说,to write,to translate!当他讲解这句话,通过各种例子解释这句话时,我感受到的是一种格物致知的精神,就比如文学翻译,你需要完全陷入到作者所创作的语境,深刻的认识到原文的意思,背景,创作意图,传达的精神,理解之后,向你要传递的对象,再次陷入到你对象的环境中,去格物去探知,表述清楚原文的意思,意图。整个过程,像一个思维的处理器,换言之,一个语言的处理器。
这个给我很大的启发,我精神状态好的时候,我喜欢传递思想,交流思想。我想很多职业需要这个能力,比如记者、演员,作家,翻译家,老师,心理咨询师、传道者等。这也是必备的一项技能。也终于明白了,翻译工作坊柯老师说的学习语言需要风险精神是什么意思?devotion yourself into every circunmenstances.很刺激,想到这里,干劲满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