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人际孤岛:解锁“联系性头脑”的职场进阶密码

职场如海,你是否常感自己是孤岛,空有本领却因人际连接薄弱,错失晋升良机?明明能力出众,却难获领导赏识、项目机会,背后往往是强大多元人际关系网络的缺失。今天,我们就来探讨如何培养“联系性头脑”,打破人际孤岛,实现职场进阶。

机会偏爱“连接者”

路易·巴斯德说:“机会总是眷顾有准备的人。”史蒂芬·约翰逊进一步指出,机会更眷顾会与他人建立联系的人。他研究发现,像本杰明·富兰克林、查尔斯·达尔文等伟大思想家,背后都有多元化、相互联系且动态的人际关系网络。

以富兰克林为例,他在创办图书馆时,积极与学者、商人等各界人士联系。与学者交流获取知识资源,为藏书内容指明方向;与商人合作解决资金和场地问题。广泛的人际联系让图书馆顺利创办,成为知识传播的重要场所,也让他赢得更多声誉和机会。史蒂芬·约翰逊强调,加入人际关系网络能让人变得更聪明,如同水滴融入大海,拥有无穷力量。

行动起来,搭建人际桥梁

不少领导者未意识到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网络是新工作的重要一环,不愿投入时间和精力。然而,人际关系网络是领导者转变外在表现力的重要来源。

小李在传统制造企业工作多年,技术过硬却一直停留在基层。他发现晋升的同事善于与不同部门的人建立联系后,开始改变。三天内主动与销售部门同事交流,了解市场需求和客户反馈;三周里与研发部门高手探讨技术改进方案;三个月内通过参加行业活动和内部交流会,与五名高管建立联系。渐渐地,小李得到更多认可,从基层技术员晋升为项目主管。

具体行动上,可先在三天内与部门或公司外部的人交流,了解他们的工作内容和可借鉴之处;之后三周与可能给工作提供帮助的人加强联系,一起吃午餐增进感情;列出五名高管清单,思考三个月内如何与他们加强联系。

走出舒适区,重塑真实自我

在 25 年执教生涯中,我发现人们渴望做真实的自己,但这种想法在领导者转变道路上可能成为阻碍。就像不擅长倾听的人,压力来临时不愿锻炼这项能力,觉得违背真实自我。

我曾在哈佛大学给 MBA 学生上课时吃过亏。年轻没经验的我,那堂课评价很低,失去信心。老教授建议我做真实的自己,可我过于暴露真实的自己,过于学术、紧张、无趣,与学生互动少。后来,我发现有经验的老教授上课方式个性化,用逸闻趣事、生活经验、笑话活跃课堂气氛。有名教授给我具体意见,让我在教室走动、观察学生、与学生亲密互动,建立威信后再讲课。一开始我不愿尝试,后来情况变差才考虑。最初效果有好有坏,但一段时间后课堂变得有趣,我也更了解学生,教学目标从完成教学内容变成富有感染力的教学体验。

总结与升华

处于领导者转变过程中,在组织或团队外部建立并维持人际关系网络至关重要,它决定了你是谁以及你会成为谁。建立人际关系网络,开始行动是唯一办法,等着关系自然建立是“自恋”和“懒惰”。

运营关系、个人关系和战略关系三管齐下才能提升领导力。很多管理者有良好运营关系,但个人关系与工作无关,缺乏战略关系。人际关系网络具有广泛性、连接性和动态性,在当前人际关系网络边缘增强或建立战略关系,是增加外在表现力的第一步。

职场中,我们不能做孤岛,要积极培养“联系性头脑”,主动搭建人际关系网络,抓住机会,实现职场飞跃,书写辉煌篇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