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号早上,下起了雨,玄武湖终于送走了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恢复了宁静,与前几天游人如织,人潮涌动相比,这才是我喜欢的样子。打着伞独自漫步在玄武湖边,细雨蒙蒙下的湖面,宛如罩了一层轻纱,漫步其间,仿佛步入了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卷,让人忘却尘嚣,沉醉其中,一切是那样的静谧与美好。
秋天的小雨,不紧不慢地飘落,既无夏日暴雨的猛烈,也无冬日寒雨的刺骨,显得温柔而细腻。雨珠轻拂过脸庞,带来一丝丝凉意,却也唤醒了沉睡的感官,让人不由自主地深呼吸,仿佛能吸进满肺的清新与生机。
平静湖面因雨而泛起层层涟漪,仿佛是大自然最精致的纹理,每一圈波纹都承载着雨水的柔情与湖水的深邃。远处的紫金山在雨雾中若隐若现,山与水交织成一幅朦胧而又神秘的画面,让人心生向往,又不敢轻易打扰这份宁静。
雄伟的城墙,在细雨蒙蒙中显得更加的厚重深沉,见证了历史的车轮滚滚和时代的变迁。漫步于湖畔小道,两旁古木参天,郁郁葱葱。这些历经沧桑的老树,在细雨的洗礼下更显苍翠欲滴,它们静静地站立着,见证了玄武湖的四季更迭与岁月流转。偶尔,一两只小鸟掠过枝头,留下几声清脆的鸣叫,为这静谧的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古人曾有“钱塘莫美于西游,金陵莫美于后湖”的赞语,后湖即是玄武湖,“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玄武是代表“后”方位的神兽,使得玄武湖更具神秘色彩,人们总拿南京玄武湖与杭州西湖相媲美,玄武湖的确有点低调了。
从环洲走到樱洲,据传这里曾是南唐灭亡后,李煜被宋太宗软禁的地方,在此期间李煜写下了一首千古绝唱《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江春水向东流。”
曾经的一国之君,却寄人篱下,春花秋月本是人世间最美的景象,在他看来却不是留恋,而希望早点结束。对故国的无限怀念和深切衰愁,使他度日如年,“日夕只以泪洗面”。
近日,刀郞的《虞美人.故乡》爆火,“该死的风花雪月,是让我如愿的感觉。”让人想起了李煜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去故乡而就远兮,遵江夏以流亡”,想起了屈原的离乡背井,也想起了自己少时的离家,想起牛马半生的努力、挣扎、坚持与不甘。
想起第一次来玄武湖,还是大一时,高中班主任来南京,我和几个在南京上学的同学一起相约去了玄武湖游玩,如今只记得曾见过,却不记得玄武湖的美了。大学4年再也没去过玄武湖,因为当时玄武湖还收门票,也不觉得好玩,所以更的休闲时间是去爬紫金山。
工作后回到了老家,2015年后也经常来南京出差,因为喜欢上了跑步,总会在早上去玄武湖跑个步,跑一圈回到酒店,差不多15公里,感受玄武湖清晨的美丽和宁静。只是每次都匆匆而过,也不曾慢下来仔细感受玄武湖的魅力。
如今已过去30年,已到了知天命的年纪,再次到南京工作,的确是别有滋味。回顾职业生涯,每一次调动,都是离家更远的方向,有欣喜也有无奈,但只有接受、顺应。既然来了,就坦然面对,不如慢下来,学习苏东坡,调整心态,把他乡变故乡,好好去感受玄武湖,感受南京的美,或许还会有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