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悉达多

悉达多是一个聪明的人,所以一直苦恼寻找不到人生的意义。在遇到乔达摩时,也为完美理论的缺憾而放弃追随,但乔达摩的一段话使我受益匪浅。“但是你这勤勉之人,要警惕多谋善断及口舌之辩。无论辩辞美或丑,聪慧或愚蠢,总有人赞许,有人鄙夷。你从我处所听之法义并非我之辩辞。它的宗旨并非为求知好学之人阐释世界。它另有他图;它的宗旨乃是济拔苦难。这就是乔达摩的法义。”更精彩的是悉达多的回答,他坚持认为,“请容我再说:我未曾有刹那怀疑过您。未曾有刹那怀疑过您是佛陀,您已功德圆满。您已抵达无数婆罗门及婆罗门之子求索之巅峰。您已超拔死亡。您通过探索,求道,通过深观,禅修,通过认知,彻悟而非通过法义修成正果!——这就是我的想法,哦,世尊,没人能通过法义得到解脱!哦,世尊佛陀,您从未以言辞或法义宣讲您在证觉成道之际所发生的事!”既然乔达摩成为佛陀,写了法义,那么他自己本身在没有法义的时候是如何到达这样的高度呢?

精彩至极!书还是要常读常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日出时分,僧侣们手托钵盂外出乞食。佛陀也在其中。 未经任何人告知,仿若神灵指点,悉达多在这众多僧人中一眼就认出了佛...
    安然如你阅读 5,419评论 25 34
  • 赫尔曼·黑塞 著姜乙 译 很薄的一本书,是对人出生、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死亡的思考,是一个轮回、追寻、和解的过...
    朱小野阅读 2,563评论 0 1
  •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非首发,首发平台公众号,ID:你向何处去,文责自负。 悉达多,他是婆罗门之子(婆罗门是印度教种...
    你向何处去阅读 6,411评论 48 53
  • 无论辩辞美或丑,聪慧或愚蠢,总有人赞许,有人鄙夷。 问:你为什么会选择读这本书? 答:因为我曾看过一个活动——每月...
    杨小凝阅读 3,616评论 0 2
  • 先给大家讲个故事:有一个女子,她觉得不开心,活得很痛苦、焦虑,所有的事都不顺利,就是垃圾时间。那怎么办呢?不想活下...
    戎耀律心阅读 2,985评论 2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