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我的外公

4月2日,亲人团聚,上山祭拜

清明,
亲人从四面八方,
团聚。

上山,
带着特殊的心情,
探亲。

跪拜,
为永别的人献花,
祈祷。

外公,
已在另一个世界,
安息。

所幸,
他的仁厚和坚毅,
存续。

家风,
就是这样一代代,
传承。

清明,
在祭祖的点滴里,
洗心。

后记:
外公曾在三大战役里出生入死,作为一名副连级军人,他对自己严格要求,作风过硬,爱整洁,守正义;对家人也很严格,因为我妈小时候买盐时的一句犟嘴,他拿着竹竿追打了好几条街;因为舅舅小时候的顽皮,他吊着他打。

小时候,外公在我的心目中满是威严。每次他来我们家,我们都发自内心地敬畏,自觉遵守教诲。如饭前自觉擦桌子摆碗筷,等长辈都上桌落座后,才可以入座,吃饭不得有声音,夹菜不得翻来翻去,后背必须挺直,碗必须用双手端,吃完饭后需要站起来跟同桌的人恭敬地说慢吃后才能离席……外公的威严,是骨子里透出来的不怒而威。

除了威严,还有客观。记得小时候,每次看战争片电视连续剧,我总忍不住问外公,“这人是好人还是坏人?”外公说,“这个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好人或坏人,主要看他们的政治立场,看他们为谁服务。有些好人也有坏的一面,有些坏人也有好的一面。等你长大了,你就会明白。”这是其他长辈从未告诉过我的道理。从那时起,我有了懵懂的观念,就是不要用绝对地好和坏来判断一个人。长大后,慢慢理解外公的话,与人一样,这个世界也不是非黑即白,非白即黑的,它是复杂的,多面的,丰富的。

除了威严,客观,外公还心存仁厚。比如,每到逢年过节,只要是来家里的小朋友,都给他们发钱发礼品。在那个物质还算匮乏的80年代,外公虽经营着一个小门面,但几乎不赚钱,他总是会散财给周边的人。来外公家玩,成了街上很多小朋友的期盼,因为来了就不会空手而归,以至于外公家总是人气很旺。

外公给我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还有很多。比如,要勇敢地坚持正义,不畏惧。当年,爸爸办煤矿,有个人找茬,具体细节不记得了。只记得外公在,义正严辞地说了几句,那人不服,很凶,想动手。只见外公一个箭步上前,胳膊一挡一攻,那人的双手就被反剪住了,气焰顿消,跪地求饶。我目睹了整个过程,当时只觉得会功夫真好,可惜我不是男儿身。自此以后,我总是缠着外公教我功夫。他还真的教了我几招,虽然已基本忘光了动作,但依稀记得几句话,“有进就有退,有攻就有守。若掌握要害,会四两拨千斤。”

外公是个很爱干净整洁的人。他的衣柜,衣服总是折得整整齐齐,像熨斗熨过一样;被子也总是叠成标准四方块。无论什么时候进他的房间,都像进了军营,军人作风已融入他的血液。

外公离开已经近二十年了。记得我知道他离世的消息时正在上大二,苦于正在上课没有赶回。莫大的遗憾!听我妈讲,外公走的时候,来送他的人特别多,一条街都占满了。那是一份特别的荣耀,助人才能赢得人心,是外公离开时留给我最大的精神财富。

这是我第一次写纪念外公的文章,写着写着,很多儿时的场景浮现眼前。愿外公安息!愿亲情永存!家风永续!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东北的守岁如同他们的人一样干脆,豪爽,那里的热闹一点儿也不拖泥带水。除夕夜里,他们彻夜不眠,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庆祝着...
    深信文秘程诗11阅读 343评论 0 1
  • 汉字都有其特定的形态。笔画的长短疏密、偏旁的大小高低,都有一定的安排处置,这就叫做间架结构。虽然书法形态万千,书家...
    郑辉贤国学艺术阅读 606评论 0 2
  • 与其他动物相比,人类其实早已经化身为神。 我们把过去7万年成为“人类世”,也就是人类的时代。在这几万年间,人类已经...
    爷爷爱坐船阅读 74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