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一个鼓励自欺欺人的行业:聪明人最严重的错误是高估自己

聪明人犯的最严重的错误就是自以为聪明。

大智若愚,但聪明人会锋芒毕露,他们总是会高估自己,于是自视甚高,自命不凡,结果就容易栽跟头。

有自信是好事,越是困难时候人越要有自信心。不过自信容易变成自负,特别是在虚荣、攀比心的驱使下,就会把自己看得太特别,以自我为中心,丧失对客观事实的了解。

在自媒体行业,聪明人遍地都是,这个行业最不缺的就是聪明人。

而聪明人往往是没有自知之明。

我听大厂朋友说他原来有个同事被优化掉后去做自媒体,她从直播开始干起,因为大厂背景和豁得出去,镜头表现有个人特色,受到了某平台的扶持,获得了流量红利。

当一个人几个小时就可以赚到原来几个月工资的时候,不发飘是很困难的事,这个人就是如此,她觉得自己聪明有能力,一切都是靠自己努力。

在直播时候经常变着花样夸自己,暗示同行都不如自己认知水平高,这就像刚入行的演员演了一部戏后就自动对标一线明星了。

到了这种程度,那种自我膨胀的心态呼之欲出,是根本掩饰不住的。

后来她为了扩大商业规模开了公司,当了老板,开始做全平台,她当时不知道平台才是永远的赢家,平台机制是去中心化的,后来她的赛道涌现更多更聪明更努力的新人,她的商业价值就大幅缩水了。

不到两年时间走完了一个由盛而衰的周期。

还是那句话,谦受益,满招损。

当然谦虚不会避免周期的到来,任何行业都有周期,这是规律,但如果谦虚一点,合理化自己的行为,那IP的生命力也会持续很久,乃至长盛不衰。

要知道一个人一旦是骄傲自满了,红过十分便成灰,马上就是下坡路,上坡路可能很慢很难,而下坡路就很快,过程很容易,你的感受会很难。

但是,人要是不事到临头,谁能对此有深刻的体会呢?

大家都以为自己很厉害,社会达尔文主义,胜者为王,谁赚钱谁牛,谁有钱谁是大爷,尽管有企业家批评过这种劣质的价值观,但我们不能否认它在社会上认可度很高。

所以失败是好的,没有失败带来的痛苦就不会让一个人清醒过来。

失败也会让人有远见,只是聪明的话就会急功近利,鼠目寸光,以为自己永远可以赢。

这个世界如果说有什么是不变的,那就是变化。世界永远在变,人也在变,行业在变……水无常形,唯有惶者生存,唯有求真务实的人能够生存和发展。

聪明的人是没有用的,从古至今,多少聪明人都是一生到最后悲守穷庐、老大徒伤悲的结果,一辈子没有干成一件事,无所作为。

不管是做自媒体还是什么行业,聪明跟努力、才华等条件一样,不是最关键的因素,真正重要的是时机,这是最难把握的,时不至不可强生,时也命也运也。天不得时,日月无光;地不得时,草木不生;水不得时,风浪不平;人不得时,利运不通。

因此君子修身以待时而动。什么叫修身?修身在于养心,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能身体力行:看得破,忍得住;想得到,做得来。

不然的话就还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听懂掌声”的水平。

自媒体这一行的坏处就是很能够放大人的自恋,自我感觉良好,太过于在意自己的感受了,他们强调自我,喜欢利用别人,向别人要给自己加持影响力,但吝于付出,所以老方说干这行的人都需要补课,真正认识商业的基本价值观:以客户为中心。

没有客户的话你就活不下去,关爱别人才是真正的关爱自己,真正的个人IP必然是向善的,利他的,而不能是传播自私利己的价值观。

现在一些内容立意不高,格调低俗,境界太差,为了流量博眼球,真要是聪明也就不会做这些了——你把心思和时间用在其他投机上其实更有效。

总之,要想克服自己的狭隘,不继续自己骗自己,关键是要认识自己,对自己有客观的评估,能力与目标相匹配。如一位企业家所言,“过高地估计自己,浪费了宝贵的青春;过低的要求自己,埋没了你的才华”。人生苦短,最怕是东张西望,投机取巧,以为自己无所不能,青春就这样荒废掉了。

然后就是大其心,毕竟只沉湎于自己一亩三分地的人就实际上什么都不懂。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