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概念
建立人际关系的能力对于人们的生活和发展是很重要的。我们可以根据以下变量来描述一个人的关系模式:
•信任感
•对自己和其他人的感知度
•安全感
•亲密性
•相互依存度
对于我们大部分人来说,与家庭、朋友、重要他人以及同事的关系为我们提供了生命中最有益的经验。然而,人际关系也可以是令人沮丧、痛苦和迷惘的根源。
例如,一个32岁的帅气的单身男士总是被自己追求不到的那类女性吸引。
或者一位富有事业心的中年女性因为与自己的老板关系疏远,频频阻碍自己的晋升机会。
成年后,我们会倾向于根据某些特定模式来建立人际关系,这些模式可以是具有或是缺乏适应性的。对这些模式进行清晰的描述,对于理解人们如何生活、工作是很重要的。
界定领域: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我们在生活中和他人的互动。我们有许多不同种类的人际关系:童年早期的亲子关系、青少年时期的同伴关系,以及成年期的浪漫两性关系。
人际关系可以是短期变动的,也可以是长期持久的:可以是深刻的,也可以浅薄的。
一些人与很多人建立了人际关系,而另一些人却几乎没什么人际关系。绝大部分人都有能力去拥有许多不同类型的人际关系。
描述关系模式的变量
我们可以使用如下的五个变量来描述一个人和他人的关系模式:
•信任感
•对自己和其他人的感知度
•安全感
•亲密性
•相互依存度
信任感
信任他人的能力对于建立有意义的、彼此满意的人际关系是必不可少的。这里的人际关系可以是指和家庭成员,爱人、配偶或同事之间的关系。
信任感使人们可以相互信赖,相信自己会被关照,并且对于人际关系的持久性有信心。缺乏信任感导致人们时常惧怕他人的侵犯,有被忽视的感受,以及一种永久性的孤独感。
信任感在生命的早期就已经发展起来了,并且取决于个人气质以及与幼时看护者之间的早期关系。但是在我们思考一个人获得信任的能力的根源之前,我们需要对信任是否存在加以确认。下面是两位70岁老人的案例,他们分别前来进行咨询,他们的主要问题都是不知道退休后要做什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个案例:
A先生说他的公司在他“辛苦工作了这么多年之后”“抛弃了他”因为“那是一个竟争激烈,适者生存的世界”。尽管已经结婚了,但他说他的妻子将大部分的时间用于和娘家人相处。
“因为我想血浓于水吧。”他不再和自己的大部分朋友及熟人说话,因为“最后他们都只是希望从你身上得到钱而已。”当他的治疗师指出他处于抑郁状态但可以通过药物和心理治疗 来改善时,他说:“哈,医药公司付了你多少钱让你这样说?”
B先生是一位小商人,刚刚把商店移交给自己的儿子打理。
〝他将会干得很出色。”他说,“我希望他能像我给予他的一样,给他自己的家庭带来同样好的生活,但是我仍希望感觉自己在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在和一个来密的朋友分享了自己关于退休的忧虑不安后,他在朋友的建议下前来进行咨询。“角色转換是很难对付的事情——但我认为我可以做到,不过我想仔细地梳理一下。”
A先生和B 先生都面临着具有挑战性的角色转换时期,这个时期对几乎所有人来说都是很难应对的。然而A先生遇到了更多的问题,因为他不相信其他人会关心自己,这使得A先生在一生中长期处于警戒、苦涩和隔绝的状态。另一方面,B 先生相信他人是在乎他的,同样是70岁,他则被友爱的人际关系围绕着。这些区别在两位老先生接受治疗的方式上也能清晰体现。
对他人过度信任也是有问题的一—那些信任所有人或者信任不该信任的人的个体,在信任感方面也有麻烦。但是至少拥有一两个你真正信任的人,对于更好地适应生活、正常地工作是很重要的。
对自己和其他人的感知度
有能力从一个三维的视角思考自己和他人,对于拥有健康的人际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当我们谈及所谓三维的时候,我们是指这个人可以把自己和他人看作具有以下特质的人:
•同时拥有好品质和坏品质
•有独立而独特的感觉、信任:需要和动机
•对于自己和他人,具有时间上从过去到现在整体化的感知
下面思考一下案例中的两个人看待上司的不同方式:
案例
C光生说他的上司D是个只关心自己晋升的“蠢货”。在他刚被聘用的时候,他很“喜欢”D。但是在他没有得到自认为足够的重视后,C先生的态度便发生了转变。当C先生的奖金不如他设想的那么多时,他就开始独占D的注意力。不断给D打电话并且整天要求面谈,全然不顾D还要管理其他50个员工。当D解释说这个部门的所有人都被扣减了一些奖金时,C先生就诽谤D软弱无能,并考虑辞职。
E先生认为他的上司F聪明而有创造力,不过有一点消极被动。当他没有得到他认为应得的奖金时,他和F预约见面,就这个问题进行讨论。F解释说本部门没有预计中表现得出色,主管人员和每位员工都被扣减了奖金。E先生很失望,甚至担心或许是F没有在高层面前为他“据理力争”未争取奖金,但是E先生也理解F本身所承担的巨大压力。整体来说,他和F的共事还是愉快的,并且喜欢F的坦率和专业性,不过有时候也会为F不是很有闯劲的个性而烦心。
C先生和E先生对他们的上级都感到失望和沮丧。然而,C先生只看到了事情的一个方面,D的一个侧面,而E先生可以感知理解到F复杂的性情。C先生在“喜欢”D和“恨”D之间振荡,而E先生意识到了F的人格也具有多面性——他更喜欢其中的某些方面。C先生对D的思考方式叫作分裂(splitting)——指以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的态度看待别人。用分裂的思维方式看待他人在儿童身上是普遍存在的,但是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就会使诸如C先生的这类人难以适应生活,因为它阻碍了他们以三维全面的视角去看待他人。另外,C先生很难把D看作和他自己彼此独立的个体,因为在他看来,D的唯一工作就是照顾他。因此,对于C 来说,和D建立起具有发展性的、有意义的关系变得很困难。
而E先生尽管也感到沮丧,却可以和F保持长久的共事关系。
分裂的思维方式也会损害一个人以一种更加精细的方式思考自身的能力,久而久之就会使人产生枯竭的或过分自大的自我感知。
E先生这种设身处地从别人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的能力也帮助他以三维的方式来认识自身和他人。这种能力叫作心理化。即指能认识到他人具有和自己不同的想法和感受。
安全感
安全感(security)这个词是指处于一种安全的状态:人际关系中的安全感是指和另一个人在一起时感到安全。
这是指即使遇到以下情況,仍相信关系能持续下去:
•物理上的分离
•分歧
•其他消极情绪
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这种人通常被称为拥有安全型依恋 (secureattachment) 的人。
通常来讲,拥有更多的安全关系的人具有以下能力:
•容忍有关他人的一系列矛盾的情绪
•拥有广泛持久的人际关系
•慢慢地建立人际关系,肯花费时间去互相了解
想想下面的例子:
G 女士,29岁,是一位无法完成论文的学生。最近她和男朋友分手了,因为她认为他在一个晚会上和自己最好的朋友调情。她的男朋友否认她的指责,并且说他也经常看到G和其他男人调情。G十分生气,拒绝再见她的男朋友和这位最好的朋友。
她说,上个星期遇到了一个新家伙,“我觉得我又恋爱了,他是完美的!”G已经把她所有的物品搬到了这个新男友的公寓。
H女士,29岁,是一位将要完成论文的学生。她和自己的男朋友在一起生活两年了;他们讨论说再过一年左右等她我到新工作后就结婚。H的男朋友最亲近的朋友是一个女性同事。
尽管H女士一开始对这件事十分担忧,但她现在已经和那位女同事建立了亲密的友谊。她还时不时地调侃说她那时的担心是多么的傻。
H女士和G 女士相比,在与男朋友的关系中有更多的安全感,所以对于男友身边另一女性的出现,她比G 感受到的威胁要小很多。这使得她可以排解自己的焦虑,保持自己和男朋友的正常关系。
亲密性
亲密性是指亲近性和熟悉性。当人们和他人分享自己的事情,诸如感觉、经历、愿望和失望时,彼此之间就比较亲密了。
人们和他人之间的亲密度是他们关系模式的一个重要侧面。
依据关系的种类,亲密度以不同的方式得以加强。在爱人之间,性或许是保持亲密的一个重要方式,在朋友之间,分享故事、希望和担忧或许可以促进亲密性。
如果一点亲密性都没有,关系就是很浅薄的。然而,因为亲密性涉及分享私人的想法和感受,这就使得许多人感到焦虑和受挫。
有些人走了两个极端,或者分享过多,或者分享过少,而另一些人就能够更好地协调与他人亲密的程度:
案例
丨先生,34岁,在酒吧里碰到了一位女士,一杯酒下肚就开始跟她诉说自己曾经的三段恋情。
J先生,34岁,跟男友同居了三年之后,才告诉男友他有一位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兄弟。
I先生和J先生在和同伴保持亲密这一事情上都存在焦虑情绪,但是他们以两种完全不同的方式加以处理:I先生说得太多太快,J先生却藏藏掖掖。
来访者在谈及做爱时,经常使用 “亲热”这个词,比如“我和我女朋友昨晚亲热了一下。”然而,两个人做爱这件事并不代表他们真的关系亲密。
在我们想下结论说两个人的关系亲密时,判断他们是否和自己的性伴侣分享了私人的感受和想法是十分重要的。
相互依存度
想想下面三种情形:在两个朋友之间,总是一个人在不断地谈论自己的事而另一人始终在聆听;
一对均全职工作的夫妻,总是由其中某个人承担所有的家务;
一个棒球迷父亲总是强迫儿子去参加每年的小联盟比赛,但他儿子并不情愿。
这些情形都是不公平的,因为看上去一个人总是在给予,而另一个人总是在享受。
享受者的共情能力很有限并且不考虑别人的需要。
没有共情,关系就不平衡并且难以相互依存。给予者或许会更加懂得共情,但是他们也忽视了一些使关系得以平衡的东西。
当双方都可以既给予也收获时,关系就是相互依存的。
这是一个双向的过程。
看看K女士和L女士的案例:
K女士对她16岁的女儿一直感到很生气,因为女儿和朋友在一起的时间比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更长。K女士不让她的女儿参加学校的舞会,因为在那天有一个远房表兄妹家要开派对。
L女士,一个全职家庭主妇,每天忙于接送自己的孩子们参加不同的活动。她几乎没有任何属于自己的时间。她的孩子们一回到家,就会回到自己的房问打电玩,而L女士却忙于各种家务。她偶尔觉得孩子们自私、被宠坏了,同时又为有这种想法而自责。
L女士给予得太多而K女士享受得太多,这都导致了缺乏相互依存的关系。
关系模式中的变异性
就诸多功能领域而言,每个人都是在某些方面有所长,在某些方面有所短。
比如,一个人或许在情感上可以和朋友很亲密,但却和性伴侣达不到这一亲密程度。
另一个人或许和伴侣有着非常稳定的关系,却缺乏性的亲密度。
总而言之,人们或许在他们人际关系的某些方面做得不错,但在其他方面遭遇了困难。
例如,同居并互相照顾的两人可能拥有稳定、相互依存但是缺乏亲密度的关系,因为他们不愿和对方分享自己的任何隐私。
清楚关系模式中的这种变异性对于理解人际关系这一至关重要的功能领域是关键的。
了解人际关系的模式
了解信任感的情況
你可以以一个很直接的方式来询问人们什么是信任。
在你起初的询问中,可尝试着问以下的问题:
这世界上有没有你真正信任的人呢?
你在生活中最信任的人是谁?
你认为那个人在你遇到了紧急情况的时候会帮你吗?
你认为那个人真的关心你吗?
你整体上感觉人们会注意并寻找你吗?
你觉得我有帮助你的可能性吗?
了解一个人对于自己和他人的感知度
你可以询问这个问题作为开始:
告诉我对你来说重要的某个人。他/她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如果这个问题得到了一个十分两极化的回答,接下来问这个问题:
他/ 她总是这样吗?他/她听上去很棒/ 很糟糕,但是他/她有什么缺点/优点吗?
问人们如何看待自己是很需要技巧的;不要满足于听到“我不知道”
这样的回答。如下的问题会很有用:
你觉得别人是怎么看待你的呢?
你觉得他人是一直以最初的眼光看待你呢,还是以发展变化的眼光?
你也可以通过诸如以下这种问题来了解一个人分析自己的能力:
告诉我你亲近的某个人和你的观点不一致的情况。你觉得他/ 她为什么会那样认为呢?
了解安全感
以下问题将会帮助你描绘出来访者的关系模式中安全感的情况:
当你一个人的时候你感觉如何?这是否使你感到紫张或恐惧呢?
当你的爱人没有和你在一起时,你对你们的关系仍保持信心吗?
你经常担心会被抛弃吗?
你有亲密的朋友吗?有多少,并且关系持续了多久?
你善于和老朋友保持联系吗?
你在约会吗(和男性、女性或者两性都有)?如果有,你的恋情通常来讲会持续多久呢?
你是倾向于快速建立一段关系还是慢慢来?
当你沮丧的时候,别人会安慰你吗?
了解亲密度
从情感方面考察亲密度的问题:
你觉得你的朋友/同伴会以怎样的方式描述你们之间的相处?
你会将自己描述成为情感相对开放的人吗?
当你和别人谈论自己不觉得体面的事情时,你觉得自在吗?
有没有在你看来可以和其无话不谈的人?
当你感到和别人的关系变得亲密时,你有将与他/她的距离再拉远的倾向吗?
关于两性亲密度:
在同一时间内你有多少个性件侣?
你是否会只要愿意就发生性关系呢?频率是怎样的?
当你的性件侣想要发生性关系时,你有能力/ 意愿去与之发生性关系吗?
总的来说,你是在一段关系的早期对发生性关系更感兴趣?还是在后期更感兴趣?
在发生性关系时,你感觉你和对方有多亲密?
和你的性件侣发生性关系是否让你感到和他/ 她更加亲密或更加疏远?
了解人际关系的相互依存度
因为相互依存度涉及付出和给予,你可以询问类似以下的问题:
你觉得你的伴侣/ 朋友/父母给了你需要的吗?
你认为你的伴侣/ 朋友/ 父母从你身上得到了他们的所需了吗?
描述人际关系
若要描述一个人的关系模式,这里有一个可以用做参考的例子:
尽管M先生和自己离异的父母双方都保持着安全可靠的关系,并且每周都会和他们双方说说话,但他在对待和其他人的关系上有很大困难。尤其是他和朋友以及性件侣之间的关系难以达到亲密的程度。大学之后,他成了一个独来独往的人,当下只有一个亲近的朋友。他在中学阶段和一些女孩约会过,但是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他没有再建立任何恋爱关系。
M先生说他之前一直是处男,直到几年前和一个妓女做了爱。
这件事可以进一步说明他建立亲密关系方面的障碍。他对于独自一人待公寓里,弹弹吉他看看书地度过周末,感到很沮丧。
他起初会对女朋友怀着强烈的迷恋,但之后就很快地对女友的“需要”感到厌倦,这一关系模式表明了他对自己和他人的感知很肤浅,并且缺乏相互依存度。早些时候,他对于治疗师在缺失的咨询期的收费政策提出了质疑。这表明了他可能在信任感方面也有障碍。
尽管M 先生和他的父母有相对安全可靠的关系,但是他在情感和两性方面难以和其他人达到亲密状态。这给他带来了明显的失落感和孤独感,并且已经明显地影响了他的正常生活。
描述关系模式的变量
信任感
对自己和其他人的感知度
安全感
亲密性
相互依存度
建议活动
这些人的关系模式中各有什么样的优势和问题呢?
1 A先生是一个45岁的离婚男人,他对他的两个女儿有连带的抚养权。“当她们和我在一起时,我最高兴。”他表示,“在她们走了之后我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在和妻子离婚7年之后,他与其他五六个女性有过关系,他说女人〝—开始很好,但最后就变得有很多需要”。他有一些相距很远的男性朋友。他们之间很少交谈。
评论
优势:A先生有能力结婚并且拥有孩子,这表明他有感觉到安全和信任他人的基本能力。他继续保持着和自己女儿的安全可靠关系。
问题:A先生对于他前妻的评论说明了他在“对自己和他人的感知度”方面存有障得:他称前妻“毫无优点”,但是他选择和她结婚且生孩子一定还是看到了某些积极因素。他只谈及他需要从孩子那里得到什么,这说明他的相互依存度存在问题,他这方面的问题在他谈及女朋友时再次得以验证;当女友们所要的多于他所愿意付出的时候,他们的关系就出现了问题。他的人际关系相对而言比较简单并且和自己的男性朋友离得远,所以他的人际关系中的亲密度也有些障碍。
2.C女士是一个68岁的妇女,和她在一起生活了40年的丈夫最近去世了。她把他描述为“我生命中的爱”,并且说他们每天都互相照顾,还补充道,“就好比我们是一个人”。
他们没有孩子,朋友也很少。她现在很孤单。她说她不知道如何交朋友,有时候很多天都见不到一个人。
评论
优势:C女士婚姻持续的时间之长和她与丈夫 40 年来的亲密关系,表明了她对于这段关系拥有深深的信任感和安全感。她也将这段关系描述成是相互依存度很高的。
问题:C女士和她丈夫关系亲密尽管很积极,但对于她而言也是问题之所在。她对自己和他人的感知度逐渐泯灭了,以至于没有他,她甚至有一种迷失感。C 女士在交朋友方面的障碍说明了她在亲密度方面有困难。
节选自《心理动力学个案概念化》(美Dcborah L. Cabaniss, Sabrina Cherry , Carolyn J. Douglas,Ruth L. Graver, Anna R. Schwartz 著,孙铃等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