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物

        我愿意相信我对于物品的理解变化,是自己长大成人的心路过程。

       从前,物品对我而言,是过去的人事与我之间的记忆纽带,不愿遗弃每一件物品就是不愿遗弃过去的记忆。不愿告别,不想长大。

        回想起我搬家多次,每次清理东西,还刚开始归类就没办法再继续,因常常陷入对物件的记忆中:当时是怎么买了它?大概是什么时候的事情?我那时是什么境遇?身边的人是谁?回忆起来自己都不愿意抽身脱离,最后,一样东西也不愿意落下。少女觉得非常重要的: 同学间的字条,节日的卡片,各时期的校服,课本,收集的贴纸,磁带,生日互赠的礼物,某一件衣服,陪伴多年的台灯,住宿期间的床帘……铃铃啷啷~ 统! 统! 要留存!

        不愿丢弃的习惯拖到大学呢,竟延伸成收集"垃圾"。原由是爱好做手工,素材则多取之看似无用的遗弃物。在我眼里,它们总是可以改造成新的"好东西",而且我完全记得当时收藏它们的情境和好心情,享受其中。室友稀奇地看着我拾掇,管我叫"垃圾婆婆",好吧,我愿意相信姑娘们是褒义,因为通过我改造,变出来的"好东西"总能让她们叹服!哈哈!大概是太得意自己可以变废为宝,我名正言顺的收垃圾,越集越多。

        毕业后,没有什么时间手工,面对其实大部分都用不到的瓶瓶罐罐,布料线头,各种画笔,包装纸,盒子。还蛮苦恼的。而这些无用之物在我眼里却是宝贝,我执意带着宝贝们跟着我奔波各处。

归置好我的家伙事儿需三天

       直到有一天,我重新看到三毛的书,其中一篇,她还在加纳利群岛,因荷西去世准备将在岛上的房子卖掉回国,当时一个勤劳的穷女工帮忙收拾,三毛感谢她,想清理一些东西送给女工,看到了衣柜丈夫结婚时候穿的衬衣,顿住,问好了女工丈夫的身型,想了想,也一并给了她。这个片段敲了我一下。

        再后来,我长期关注的公众号,是一个拍人物的摄影师,一次偶尔读到一篇她的文章,题目大概是如何拍出好照片。我带着学习的心态准备被技术贴安利。可是篇幅中,完全没有介绍采购相机,也没有解答该用哪种相机拍什么条件下的作品,作者而是建议:大家手头上有什么器材就用好它,基本上普通的单反已经可以拍到很棒的照片咯,没有感受又不肯研究自己的工具的话,大概再好的瞬间摄影师也抓不到。

我看到八个字:物尽其用,人也一样。

       仿佛终于通透了。我重新清理了宝贝堆,留下了我觉得真正会用到的手工材料,决定只关注手中的牌,打好它。

        本着物品即有用的理念,我没有感性购物的习惯,而那些特别有意义的旧物,好好珍藏着几件,其余的都被我清理了。再次搬家后,宝贝也有失散一些,不见了,不觉可惜。

        大概是长大了,脑袋也强大了,不再需要对着物品怀旧,已将记忆存在身体里。而物必有其用,不必多,清掉没用的,用好已有的。况且人不应该被太多物质包围,多了反而是羁绊。

        这就是现在我对物的态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刚看到这个主题时,我先想到的是,自己不是一个物欲强的人,换个说法就是自我感觉不是一个很物质的人,比起物质更注重精神...
    妙妙的摩羯MAMA阅读 349评论 0 0
  • 四月的风雨显得有些冒失, 我又何尝不是? 那些突然的遇见, 竟无力去切割, 怕是已真的爱上。 那年时夏 涉水南来 ...
    雁落秋崖阅读 220评论 0 0
  • 喜欢独处的灵魂,也忧伤独处的寂寞 请你告诉我,在你广阔的空间里 会遇见梦想吗? 在过去,未来那条时光隧道里 行走,...
    安然之书阅读 223评论 0 4
  • 写不写,是态度问题 写得好不好,是性质问题。 所以,还是接着写下去。 写下心中的声音。 每一天,都会遇见不同的人,...
    兽医博士在广西阅读 253评论 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