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我借故“冷”,让老公陪儿子画画。
前半场进行的很顺利,忽然,儿子尖叫起来:“哎呀!就是不行!我不画了!”
接着,儿子摔了画笔,又拿起画狠狠地撕掉。
老公在一旁说“重新画一幅”被拒绝,就不说话了,任由儿子自己在那发泄。
儿子先是喊着“画不好,不画了”拒绝再画,后来自己说要重画。我趁机上前接道:“不是你画不好,是画笔的问题,这次我们用毛笔画猫的眼睛,肯定就没问题了!”边说,边拿出新的画纸。
他的情绪还没完全平静下来,还在叫喊。我没有针对撕画这件事,而是让他选择重新画或者上床睡觉。
儿子再次坐下来画,因为前面已经画过一次,这次画的很顺利。
很晚了,我催促他赶快上床睡觉,他坚持要讲故事(睡前仪式)。我们用5分钟时间讲完故事,关灯睡觉。
如果我说太晚了不讲了,僵持之间、用的时间可能不止五分钟。
反思:
001对待孩子的莫名其妙的情绪(一定是有原因的),我自己首先要平和,不能和他一样叫起来(以前我可能会);
002找机会和他一起分析原因、下次避免犯同样的错误——他画的很好、很用心,是笔的问题;
003多鼓励、肯定、赞扬他,给他信心——他真的很棒,今天画了好几副画,发挥都很稳定;
004故事《三个和尚》讲完后,我们讨论了三个和尚避免没水喝可以采用什么办法:可以轮流值班、一人一天(我想的);还可以再找一个和尚来,四个和尚两人一组抬水喝(儿子的主意),为儿子的点子点赞!以后要多一些这样的练习。(From《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
005每晚和他一起回顾当天的成就事件——培养自信心(“成功日记”的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