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淘了几本书。虽然说家里的书已经从地板堆积到了天花板,挤挤挨挨里三层外三层的叠叠摞摞,却依然还不断有新成员加入。
书与我,一直就是只进不出,旧的不去,新的依然来的。
其实也有很多看不进去的,多了去了,就像这次淘的三十三年梦和迷宫中的恋人,作者都是台湾颇有成就的女作家,可翻开她们的书,看上十几页,马上觉得不在一个频道上,味同嚼蜡,昏昏欲睡。
是的,看不进的书,读起来催眠效果是极佳的。到了我这个阶段吧,看书就是非常随意的事情了,读不下去自然就不会再去看了,因为现阶段的感悟和心境并不适合读这些书,除非,将来有一天。孩子们都展翅高飞,我走不动也跑不远,只能坐着晒着太阳,晃着摇椅,带着老花镜,披着自制的毛线披肩,会翻出这些书来,那时候的心情,估计会是如遇知音,高山流水吧。
尘土和至味在人间,是看了两遍欲罢不能非常喜欢的作品,很多文章段落都是看了数遍,很多场景和细节的描绘,也是读了又读,很喜欢这样从普通的家长里短,娓娓道来,哀而不伤的平凡人的生活,你看其中的人物,你一个都不认识,从来没听说过,但他们的故事态度还有经历,还真是如身边的人一般,大同小异,相当的熟悉。
我喜欢这样极为接地气和给人于亲切感的文字和作者,说得通俗点,拉家常一样的书本,自然是越聊越欢,不觉疲累了。
读书这事,对孩子们来说,我并没有确切的引导和强硬的态度,她们喜欢看就是硬道理。就像老大喜欢的查理九世、柯南系列、波罗探案以及福尔摩斯系列,她喜欢这样抽丝剥茧般的乐趣和从复杂繁荣的表面找寻简单化的真相的过程;而老二喜欢的公主、朵拉、小马宝莉,其实也是她初级的审美观和世界观,五颜六色的像个大花园;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自然而然的,她们自己会去选择看什么书交什么样的朋友选择哪一样爱好,我能做的,只是告诉她们,我的爱好和乐趣,便是看书和写作,至于她们喜不喜欢,那全然在于她们自己罢了。
在对的时间遇上对的人,同样适合于读书。所以我并没有处理掉那些读了几页的书,因为现在读不进,不代表将来看不了,偶然有一天,整理书柜,随手拿起一本,爱不释手的,未必不是那本现在看不进的,而当时的心情,恰恰好,应该就是你眼睛里看见的那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