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录
- 我们并不主张“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我们也要有社会责任感,只不过,我们希望将来的自己更有能力更有资格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感。
- 既然我们已经知道孰轻孰重,那么我们的交易策略应该是什么样的?用什么换什么相对更划算?
评论摘录
-
金钱:能花钱解决的事情难过就不要浪费注意力;
科技产品:让它为我所用,提高效率以节省出更多的注意力,而不是被它奴役,浪费更多的注意力;
人际关系:建立高效协作的人际关系以节省注意力,而不是因为有大量的时间无处消磨才维护朋友圈。
用相对价值较低的资源换取宝贵的注意力,注意力放在个人成长上并长期积累,产生复利效应,复利效应使自己物质和精神财富的积累越来越快,再用其中一部分换取注意力,如此循环……结果将是财富不但越来越多,而且财富积累的速度还会越来越快,而这些财富的意义将通过投入到“真爱”以及“社会贡献”上释放出来,即“获取个人幸福”以及“实现个人价值”。
用钱买东西是最划算的。
第一位:用钱买人,当你发现并看好一个人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某件事情中,如果有机会花一点钱参与其中,那是最划算的,就是现在天使投资人在做的事情。
第二位:用钱买时间,就是雇佣。最大的风险在于你买到了时间,但员工未必全部心思在工作中。
不划算:用时间换金钱,大部分职场人。
最不划算:用注意力换钱花。注意力不能直接变现,它是创造力,是生产力,首先变成有价值的商品,才能换得财富。疯狂买彩票,在股市中投机倒把的人,就是错误地认为注意力可以直接换钱,错误地把“关注”当作劳动。
交易的策略:拿对自己来说低价值的东西换取对自己来说高价值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换取的比率越高越划算。
一切靠积累,除了终点,更要知道自己的起点,这样才能找到合适自己的成长途径。
大师:在我们把最宝贵的注意力看无聊新闻,看无关的趋势的时候,他们始终如一地把注意力放在关乎自己目标的事情上面。 - 我们把注意力分散,作为放松娱乐的方式,而成功者做什么事都在思考,都在梳理规律。
守望曰
首先想想还是把第一天的思考拿出来单列吧,首先是因为今天时间来不及了,已经8点49了,第二,其实我觉得老师说了什么不重要,但是如果没有自己的思考,如果直截了当地告诉我答案是什么,那么成长就不会那么大,印象就不会那么深刻。虽然大部分的答案在前面看的时候都已经知道了,但是我还是想好好地思考一下,只有自己思考的,才是自己的。这样李笑来老师会到6天,到时候再安排吧,无所谓。
至于今天的问题,我觉得首先需要一个原则,就是交换是不等价的,哪怕是同样的五块钱,对于富人和穷人的价值是不同的,所以我们需要拿对自己来说低价值的东西,去换取对自己来说高价值的东西,这是一个原则,那么什么是对自己低价值的东西,什么是对自己高价值的东西呢?是什么顺序呢?就需要一个不等式,其实就是注意力>时间>金钱,健康,人际关系,成长,这些都是可以通过注意力的投入来换取的,所以注意力应该是最宝贵的资源,其次时间,其次金钱。把一切东西回归到注意力,时间和金钱的三维视角,那么用金钱换取时间和注意力是划算的,比如火车票换成飞机票,这是用金钱换取时间;直接购买正版图书而不是费尽心思去找电子版,这是节省注意力。再来一个,就是用时间换取注意力,但是时间的使用必然带来注意力的损耗,例子完全想不出来,额,好尴尬!不过先写到这儿吧,因为期待自己的观点有一天超过李笑来老师,有自己融会贯通的东西。做一棵优雅的橘子树,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切记,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