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之《公孙丑篇》

图片发自简书App


孟子谈到每个人都有不忍别人受苦的心,并且举了“孺子将入于井”的虚拟状况之后,引申一段说法,他说:“由此看来,没有怜悯心的,不是人;没有羞耻心的,不是人;没有谦让心的,不是人;没有是非心的,不是人。”这四种心所描写的,是人的本来状况,就好像与生俱来的能力似的。

要具体实践这些能力,才可算是行善,所以孟子特别称之为“端”。他说:“怜悯心是仁德的开端,羞耻心是义行的开端,谦让心是守礼的开端,是非心是明智的开端。人有这四种开端,就像他有四肢一样。有这四种开端却说自己不能行善,是伤害自己的人;说他的君主不能行善,是伤害君主的人。”由此可见,人可能行善并且应该行善,但是人并不是本善的。

结论则是:“所有具备这四种开端的人,如果知道要去扩大充实它们,就会像柴火刚刚燃烧,泉水刚刚涌出。假使能扩充它们,足以保住天下;假使不能扩充它们,连侍奉父母都做不到。”这些话说得很清楚,由此可知,孟子认为人的善行来自心的四端,亦即行善的力量是由内而发的,若不扩充实践之,则无善可言。因此,他的观点应该是:人性向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读《孟子》的第二篇章——《公孙丑》一章。 去年买的一套经典著作,最近才开始拿来读,有些惭愧不安,故每捧书读前,...
    米音儿阅读 2,656评论 0 1
  • 改变命运的秘诀 《了凡四训》又名《命自我立》,是中国明朝袁了凡先生,结合了自己亲身的经历和毕生学问与修养,为了教育...
    仁木阅读 12,519评论 1 35
  • 卷三、《公孙丑》上 1、趁势而为,事半功倍。 公孙丑(以下简称“公孙”)问孟子,如果让孟子在齐国掌权可能做到像管仲...
    夏砖家阅读 4,191评论 0 4
  • 了 凡 四 训 目录 第一篇、立命之学​4 第二篇、改过之法​15 第三篇、积善之方​21 第四篇、谦德之效​40...
    安然Bella阅读 6,421评论 0 9
  • 做销售有个重要的方面,那就是关于销售主张! 当我们销售主张模糊的时候,客户的销售主张就会清晰。 而在我们销售主张清...
    道心_3433阅读 1,70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