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共同体的有效构建

实施合作学习会影响教学进度吗?

佐藤学说,表面上看起来,合作学习比以教师为中心控制的"上课"效率要低一些,但学生学习的效率是不会受到损害的。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科书的处理,而在于在课堂中实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我们应当寻求的不是传授教科书知识的效率,而是丰富每一个学生学习经验的效率。

校本研讨的原则

第一,研讨的对象不是放在"应当如何教"上,不在于教材的解释与教师的技术,而是基于课堂的事实-"儿童学习的成功之处何在,失败之处何在"。(百合的思考:研讨关注点要放到学生的有效学习上,而不是聚焦于教师的教法,减轻被听评课教师的心理压力,关注学习关系的创造和优质学习的实现)

第二,观摩者不是"对执教者建言",而是阐述自己在观摩了这节课之后"学到了什么",通过交流心得来相互学习。

一般而言,教师并不善于学习,特别是不愿意向同事学习。教师们要尊重各自的工作,形成合作探讨的关系。

(百合的思考:不以高高的姿态评价一节课,而是以学习的态度诚恳学习,每节课都有它的可取之处,我们要把握好这个原则)

第三,为了激活校本研修,我们应当设定一个人人必须发言的规则,以实现不同教师的多元声音的交响。

沉静的教师的坦率见解是无比珍贵的。主持人要保障任何一个教师发言的权利,引出尽可能坦率的、有真知灼见的发言。主持人若把精力专注于聚焦话题、归纳讨论,往往会使研讨的内容流于僵化和浅薄,以"不凝练"、"不归纳"作为铁的原则来主持研讨会是最理想的。

(作为主持人的组织原则)

第四,倘若要在一所中小学里举办上百次的课例研究,那么就必须以儿童与教师的学习为中心,大胆地精简学校的组织运营,不让教师被本职工作之外的杂务与会议纠缠住。

(学校的管理原则)

为什么参与课例研究的教师不对执教者提出意见和建议,而只讲自己从中"学到了什么"?

佐藤学认为,现在学校开展的教研活动问题很多,往往是形式主义、走过场。这是为什么?是因为研修变成了评价-课上得好或不好,评价话语太多了。

教师都怕公开自己的教学以及别人批评自己的教学,这在全世界都是一样的。在传统的教学研讨中,执教者与观摩者之间形成的"观摩-被观摩"的关系是单向的权力关系。观摩者无论是外行还是资深教师,都处于类似法官那样的权力者的地位,都能说出"充足的意见",而执教者对评判是毫无防备的,只能处于唯命是从的境地。只要这种权力关系不消弭,教师们在校本研修中的相互学习是不可能的。

教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简单地说一节课成功或者失败没有意义。真正懂教学的人是不进行简单评判的。我听了一万多节课,只研究事实,而从不评判。我们的任务是抓住教学中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例如:学生是否真的都明白了?哪些方面学生还不知道?对此教师做出了什么判断?为此,我们在实验学校对每一节公开课进行录像,课后组织教师反复看录像。大家畅所欲言,畅谈自己学到的东西。我认为,这是一种真正的教学研究。这种教学研究方式不会让教师处于一种警惕和紧张的状态,而是放松和学习的状态。教师们非常欢迎这种方式,就会产生特别想上好课的欲望。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每年在实验学校举行上百场公开课,都会令教师达到痴迷状态的原因。

我一直认为,各种教学法之间不是对立的,应是彼此尊重的,这样才能呈现教学的多样性。我们很难说哪种教学方法比哪种更正确,只能说哪一种更适合于哪一类教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说课的产生 一九八七年的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为参加“市教坛新秀”的评比,需要选出本区的参赛选手,但因当时已到期末,...
    回归本心阅读 30,294评论 0 40
  • 刘超烂醉 虽然说话含糊不清 但我终于知道你是爱我的 昨天 在一起100天 发生了好多 虽然想把日子过的平淡 但总有...
    Sayheiya阅读 167评论 0 0
  • 一 什么是持续交付 持续交付是一种开发实践,即频繁地将软件的最新版本交付给测试或者用户进行验证,如果验证通过,代码...
    司鑫阅读 1,456评论 0 0
  • 我亲爱的大玲: 我还记得在百日誓师大会上,你跟着主持人念完了所有的誓词,虽然听起来并不是那么地饱含情感,但你毕...
    蠢迪阅读 639评论 0 0
  • 曾去过丰宁坝上,那一望无际的连绵草场,远处葱翠的小岭,着实万般养眼。一娇女鲜衣怒马,宛若红云疾驰。她身后一群少年,...
    叔谦阅读 50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