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历史与社会核心素养——点评朱晓燕老师《唐的盛衰》一课

        这几年来,伴随着核心素养的提出,我们历史与社会学科确立了我们自己的核心素养:空间感知/历史意识/综合思维/社会实践。接下去,我根据核心素养来谈谈自己一些浅薄的理解。

一、利用史料,激发学生领悟历史感

        历史意识是指在观察认识现实社会现象时,对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自觉的反映,包括历史理解、历史评判和历史认同。历史理解,指在史料辨析的基础上,对历史事件、人物、现象等进行解释、比较、说明,进而形成客观、正确的历史认识;历史评判,指对历史人物、事件、现象等从事实和价值等方面做出评价或判断;历史认同,指从历史视角对自己国家的文化、政治等的认可和赞同,是认识、情感和态度的综合表现。在朱老师的这堂课中,史料丰富,我认为其出彩的地方就是有几则史料的选择和落实着实是妙。

        在讲解唐的巩固这一知识点时,朱老师在导学案中出示了五则材料,尝试让学生用史料的分析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得出原因一:唐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正确处理君民关系

        以人以衣食为本,得出原因二:重视农业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

        以魏征直谏得出原因三:善于用人,虚心纳谏

        以秦朝中央集权官僚制度发展来的三省六部制的分析,得出原因四:沿袭和完善了隋代的三省六部制

        以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得出原因五: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与选拔,沿袭和完善隋代的科举制度

        历史教学注重论从史出,史由证来,史论结合,好的史料,我想是一堂历史课最让人记忆深刻的地方,这一点,朱老师在努力尝试。


二,以诗歌串联,用年代尺贯穿,拓展学生综合思维

        综合思维是指借助历史的眼光认识今天的社会,纵向认识人类历史进程,横向关注人们社会生活,是三维目标的关联、渗透和融合,包括整体理解和整合创新。整体理解,指对古今(历史与现实)、中外(历史、地理、文化等)、时空(历史与地理)知识的关联或整合;整合创新,指在对相关知识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杜甫经历玄宗的全盛时期,也经历了安史之乱的衰败,朱老师的这节课中,他利用杜甫的视角以他的诗歌作为串联。引导学生用多种思路去思考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现状和行程的原因。同时,朱老师巧用历史学习工具——年代尺,将唐的建立,唐的巩固,唐的繁盛和唐的衰亡用年代尺贯穿,给学生一个非常直观的感悟。

三、思考社会,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社会实践是指参与社会生活的活动过程,是公民意识、社会实践力和社会责任感的综合体现,包括实践取向和社会活动。实践取向,指具有实践意识和规划、设计实践活动的能力,关键问题是培养学生形成乐于探究、勇于实践的态度,学会独立思考,提高自主选择与决断的能力;社会活动,指在日常学习、野外活动和其他环境下实施的解决与社会有关问题的行动,关键问题是开展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提高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我认为能够上一堂好课的老师,一定会知道自己的这堂课到底要带到学生去“哪里”。那么朱老师这堂课至始至终的都在向学生传递一个信息,要树立公民意识,通过大唐盛世发展的学习,朱老师设问学生:对我们现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有何启示,就是一种增强学生参与社会的意识和能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 汤圆是我的中学同学,自从我们两个在同一座城市居住之后,经过频繁的友好接触,我们成为了关系还不错的朋友。 我...
    少女勺子阅读 2,571评论 0 0
  • 今天在实现点击按钮以后,出现input输入框,并且直接获取焦点时发现,ios直接执行.focus()方法,可以使i...
    sanpangJin阅读 11,749评论 3 1
  • 今晚竟然没有睡意。 或许也不能说完全没有睡意。只是自己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晚睡吧。我觉得只有夜深的时候,才属于...
    顽猴阅读 1,001评论 1 0
  • 快乐就好比一只翩翩飞舞的蝴蝶,你若伸手去抓它,往往会落空;但如果你静静地坐下来等候,它反而会在你身上停留。有许多人...
    蝶舞成殇阅读 2,875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