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洋洋]如何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拉开与他人的距离?

[情景]

这几年“碎片化时间学习”的理念逐渐开始流行起来,不少人开始利用早起,睡前,等待等一些零碎的时间,以各种方式进行自我提升。

不知道你是否会有这样的困惑:这么多知识该从何学起?为什么明明学了很多却总是觉得跟没学一样?为何别人就能利用碎片化学习更上一层楼呢?

其实只有将零散的知识变成自己系统的知识体系,才能让学习真正有效。因此根据碎片化时间学习的特点,掌握三个步骤会帮助你告别无效学习,拉开与他人的距离。

[目录]

哪怕是碎片化时间的学习,一样要有明确的计划,带着目的去输入信息。接着将信息进行整理分类,建立信息库方便后续对它查缺补漏。最后你需要把零散信息,运用逻辑思维拼接组合,使之成为较为完整的体系,并利用喜欢的方式做最终输出,才算真正获得与完成知识学习。

[沙拉]

第一步:功利化计划性选择信息。看到什么学什么,浅尝即止是无效被动的学习,因此首先要知道自己到底想学的是什么,根据这个目标去寻找对应的信息。

比如我从事新媒体文案策划工作,希望在业余时间积累优质文案。于是就计划着重收集三类信息:文案干货,优质广告软文,纯广告文案。这样就会对这些方面比较敏感,保证随时积累的是有用信息。

[肉类]

第二步:分类整理建立信息库。就像收拾房间一样,将搜罗的资料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分类,然后将同类主题的信息放进一个抽屉里,对于重要信息可以进行标签化。

我一般会使用“印象笔记”这类的记录软件,在睡前1小时整理当天信息。通常会快速浏览一遍今天的收藏,给这些内容做减法留下最需要的文字,然后分发到“印象笔记”的笔记本或者子目中,特别对案例收集我会打好标签,比如“双十一”,“母婴”等等,方便下次查找能快速找到,同时为最后知识框架建立打下基础。

[沙拉]

第三步:信息归纳结构化输出。知晓有哪些有用信息后,大脑需要思考整理信息点之间的联系,是否存在层级递进抑或包含关系等等。然后利用逻辑与聚合思维挑出最核心知识点组合成完整知识体系。但最后,请一定用喜欢的方式完成“输出”这一步,因为输出的过程是思辨与巩固知识的过程,帮助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比如我整理了“追踪热点写文章”的知识框架,最后选择给学弟妹做分享,以PPT的方式输出。由于时间紧迫来不及准备演说稿,但我花了很多时间去筛选PPT需要呈现的知识点,思考每张PPT内容能否用完整清晰的逻辑串联下来,后来没有备稿竟也能流畅为大家做讲解,这时候我敢确定关于“热点”的学习是真正有效的。

[饮料]

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也应该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 如果担心自制力不足或者拖延症的问题,建议你可以从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入手,如果实在不喜欢文字输入,可以适当搭配音频输入利用碎时间,除此之外可以下载一些“学霸养成”软件督促自己学习,甚至开设“奖励机制”让碎片化时间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甜点]

其实在碎片化时间进行有效学习并不难,只要你带着明确的目标去寻找,对信息分门别类建立仓库,而后根据需要找出知识点,用逻辑做胶水将它们拼接组合,搭建起完整的体系,完成最后的知识输出后,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进步。相信坚持下去你肯定会慢慢在人群里脱颖而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Android 自定义View的各种姿势1 Activity的显示之ViewRootImpl详解 Activity...
    passiontim阅读 174,497评论 25 709
  • 本文阅读时间:约半个小时,对抗碎片化阅读第一步:耐心阅读 一、碎片化时代的陷阱 上下班,随时拿着手机,偶尔打开知乎...
    Robin_王阅读 1,450评论 2 18
  • 升级了 Xcode7.3后,发现 Chisel 突然不好使了,于是再度打开主页,想升级一下应该能解决问题. 按照官...
    kenny肉桂阅读 621评论 0 1
  • 努力且不知道结果的事,我并不是太愿意去坚持。 因为,我懒。但是我喜欢这件事的时候就大不一样了 八月底农大
    遇见J阅读 222评论 0 0
  • 今天说是开始降温了,外面有点冷。早上闹钟忘设了,开开心心睡到九点钟,不早起的感觉可真好哈哈。昨天一个高中同学...
    诗吟往夕阅读 21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