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第一次停更

一直以外我都搞混了一些事情。

我究竟是为了写博客还是为了构筑自己的个人主页或者说个人博客主页。

写博客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记录自己的生活,记录自己的想法;还是说为了面试而准备;还是说是为了学习记录自己不掌握的知识?

说到底自己是一个虚荣的人,也是一个容易羡慕或者说嫉妒他人的人。一般来说是憎恨自己的无能与懦弱罢了。

之前看到别人说自己每天写一千字,我就觉着自己应该也可以,所以自己也想试一下。

然后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又是坚持不了三四天。

所以就要开始总结反思了:

1,是不是自己能力不够---别扯淡了,一天写一千字这还有个能力限制?

2,是不是自己毅力不够?---有可能,可是自己以前还坚持着背了英语单词。。。

3,是不是自己方法不对?---唔,写一千字有没有方法?

。。。

我最后这样给自己总结了:

1,提出写每日一千的朋友写的主要是软文,或者说不是技术性文章,而我在一开始的写作初衷是为了总结知识点。这就导致了同样的字数,其传递的信息量可能是不同的,而且一个是传递自己的观点,一个是要先吸收再写下来。在所需的精力和时间上面是不同的。而且有一些知识点很简单,有一些比较难,这就造成了每天都想要写道同样的字数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如果换成每天总结知识点会不会更好?

2,我想起当初在背单词的时候就听到某个老师说过。你们背不会单词不是你们不够努力,也不是不够有毅力,只是你们的背诵方法不对。所以我就思考一下自己不能够每天都写一千字是不是因为自己的方法有问题呢?-----------如果是背单词的话,如果自己每天可以高效地记忆-》唔归根结底是希望自己可以真的记住单词吧。或许这里还有一个目标问题。每天地目标应该更加贴合实际。这里可以引入强化学习地概念---之后有机会在将之落实到专业上来吧。本来这个是一个教育学概念,如果不理解这个本质,我觉得是学不好“RL”的。

Note:

(参考自百度百科)强化理论是美国的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斯金纳、赫西、布兰查德等人提出的一种理论,也称为行为修正理论或行为矫正理论。斯金纳于1931年获得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博士学位,并于1943年回到哈佛大学任教,直到1975年退休。1968年曾获得美国全国科学奖章,是第二个获得这种奖章的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人是没有尊严和自由的,人们作出某种行为,不做出某种行为,只取决于一个影响因素,那就是行为的后果。他提出了一种“操作条件反射”理论,认为人或动物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会采取一定的行为作用于环境。当这种行为的后果对他有利时,这种行为就会在以后重复出现;不利时,这种行为就减弱或消失。人们可以用这种正强化或负强化的办法来影响行为的后果,从而修正其行为。

有些多,简而言之就是奖善罚恶的机制可以促进善的行为,抑制恶的行为。工作中的例子就是:

强化的具体方式有四种:

1、正强化。就是奖励那些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以便使这些行为得以进一步的加强、重复出现。

2、惩罚。当员工出现一些不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时,采取惩罚的办法,可以约束这些行为少发生或不再发生。惩罚是力图使所不希望的行为逐渐削弱,甚至完全消失。

3、负强化,负强化强调的是一种事前的规避。俗语“杀鸡儆猴”形象说明了两者的联系与区别。对出现了违规行为的“鸡”加以惩罚,意欲违规的“猴”会从中深刻地意识到组织规定的存在,从而加强对自己行为的约束。

4、忽视,就是对已出现的不符合要求的行为进行“冷处理”,达到“无为而治”的效果。

所以做什么事情,要找到自己的正负强化。而这个正是自己一直以来迷茫,也不知道的。

我觉得这个blog要暂停了,我的目标是:

1,确定自己的三个月目标,一年目标,两年目标。

2,对知识点进行总结,所以先梳理出知识结构图,然后按照自己当前的需求一步一步的进行梳理总结

3,确定自己的时间周期,做好计划(Trello)

4,确定自己的正负强化

5,好好生活

6,坚定不移的贯彻下去

10.12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