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电商 第一章·读书笔记

1消费环境起变化

消费环境起了怎样的变化?

第一,“以用户为中心”。

第二,更注重产品本身带来的美誉度、忠诚度,由此带来产业链重构、成本结构重构以及商业模式的改变。(例如:小米)

第三,线上与线下、生活流域消费流的高度融合。

2丛林法则与烧钱游戏

一个行业达到稳定状态:

前三名垄断市场,第一名等于第二、第三名的总和。(必须要到乙方垄断或三分天下格局方才进入稳定状态)

电商烧钱玩法背后的逻辑:

花钱买时间、砸钱做规模、以高市场占有率赢得未来。具有了足够高的时长占有率也就决定了对产业链上下游的控制能力。

”亚马逊模型“:

即规模经济:用数年亏损快速跑马圈地,待市场格局落定之后,开始关门收钱。(例如:淘宝、京东)

此路径需要大资本支持,烧钱换时间,风险大;好处是一旦成就就是大生意,且门槛极高。

”淘品牌模型“:

依托于大平台,靠不断盈利来滚动规模。

此路径必须依托平台的流量红利,靠好产品一个回头客,靠精细化投放提高效率,成长慢但是很稳健。确定就是规模小、成长慢、被超越的风险大。

3线上商业地产的流量生意

线上和线下电商模式的区别:

流量集中度高,互联网马太效应很强,是赢家通吃的市场;

用户迁移成本低,切换门店只有一个域名的距离;

线上消费可获得用户的身份等详细信息,可做后续跟踪服务;

线上投放与销售效果效果之间,可进行数字化评估与优化。

本质上讲,电商就是一个层层变现的生意。

做电商,要不要做B2C官网

如果只卖货,直接和各大平台合作就好,客流精准,引流成本相对低;

如果做垂直平台,需要和各大平台的综合服务做差异化竞争,将流量导入到自己的平台

4创新扩散模型与细分市场

”创新扩散理论“

从小众的切入到大众的延伸,是一条有效的商业模式延伸之路。

1  2.5%创新采用者--富有冒险精神比较容易获取

2  13.5%早期采用者--重点拉新的用户,这部分人主要为意见领袖,对后面的追随者影响力较大

3  4%早期大众--具有很强的模仿心理

4  34%晚期采用者--羊群效应

5  16%落后采用者--这部分用户的转化率极高,可以放弃

很多创业项目都是从细分窄众的市场切入,这样有利于集中优势资源做快速突破、垂直挖掘,带发展到一定规模再横向扩展。

5碎片化的手机时代

移动互联网的特征

生活:

从PC时代到移动数字信息化的时代。

通道:

移动互联网阶段,流量分散不可控(社交网络、细分领域的APP),用户的行为随机而且不可预测。

互联网之初,需要的入口较为单一(从门户和搜索进入),信息通道比较集中。

信息:

电脑互联网时代的信息是单一的

移动互联网带来的信息具有全面性和真实性,提供了整体闭环的方案

价值:

PC互联网更多的是基于大流量获得的群体用户

手机思维模式之下,具有了提供个性化服务的能力

产品:

从功能导向到情景模式导向,和具体的场景结合用户才可能直接触发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