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习作《变形记》


【关于教学目标】

1、没想到第一个教学重点是把变形后的经历写具体详细。

2、第二个教学重点是第一目标的延伸,就是体会“变”背后的心声,也就是变成——,我想表达的是——。

3、第三个教学重点是详略得当,能够使用新鲜感的词句将想象的世界写得更有情趣。


【关于题目和导入】

1、没想到是由《花之歌》导入,引导思考想开去,思考作者变形为花朵,最想表达的是什么?这个问题设置的很有过渡性,很巧妙地通过复习花之歌的中心思想明确变形想象类作文中借物抒情的方式方法。

2、也没有想到老师能把“变形记”这个题目解释的这么重要和有技术含量,在说明是想象类文章时,就让学生通过变形这个词去点出这是什么类型的习作,通过回忆《西游记》、《鲁滨逊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理解“记”的意思为见闻、感受和经历等,属于故事性质的文体。


【关于教学过程】

板块一:激发动机,指导审题

1、通过思维导图,让学生多角度想开去,可以变形成为什么?(条件方便的话,应该做成一个思维导图让学生补充完整。)

①关键是帮学生打开思维,人可以是真实存在的(比如历史人物,现代的或者古代的),也可以是故事中虚拟的(神话故事中的或者小说电视剧中的人物)都是可以的。

②也可以是物,动物、植物、景物或者物品。

2、通过“我最想变成……,通过这样的变形,我最想表达……”这个句式,引导学生在习作的主旨立意上追求真善美。(之前没有意识到在小学六年级的习作中,都已经要求学生追求主旨立意了)


板块二:依凭范例,学写“变形”

1、通过让学生找出《花之歌》中表明作者已经变形为“花”的句子,引导学生“写变形”的方法:周围环境的变化、自身特点的变化或者生活习惯的变化。

2、通过出示卡夫卡《变形记》中的相关语句,让学生找出表明主人公已经变形为“虫”的语句,再次巩固“写变形”的方法:自身特点的变化(包括外形的变化、心理的变化和工作的变化)

3、教师归纳写作要点

变形{周围环境的变化和自身特点的变化


板块三:比较得法,创编故事

通过精读卡夫卡《变形记》,发掘创编“记”的妙招

①有画面感

②有真切感

③有波折感


板块四:分享交流,互赏互改

1、没想到无论是公开课还是常规课,都必须要有分享交流和互赏互改这一环节,这样教学环节才完整,这是我应该思考的补充环节。

2、还有一个我没有想到的点是其他老师要求利用课堂一节课40分钟的时间锻炼学生写作,我觉着这是个很好的检验学生是否达标的教学安排,之前我的教学总是把习作写作放在课下完成,这样学生抄作文书的、应付的什么情况的都有,现在就要把学生不好的习作习惯一块纠正:

①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不了一篇习作的问题

②书写潦草、卷面不整洁的问题

③题目加书名号,审题不清的问题。

3、四人一小组轮换修改,用红笔圈画具有新鲜感的词句,也可以全班范围内修改,课堂完成。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