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是心太软(九六班日志五十二)

我总是心太软

九六班日志五十二

俗话说“慈不养兵”,就是说文人治国有时候会过于理想化,心慈手软导致天下大乱。我带班就属于典型的“文人治国”类型,我总是心太软,所以把所有事都自己扛,独自承担着自己理想化治理效果滞后的所有恶果,虽然到最后也会有额外的其他收获,但是基本上到班级使命结束的时候,我才能打造出一个比较理想的班级,因而每年一分班的节奏是我始终不能适应的,也是每年都受到极大的挫折的原因,已经连续好几年,每到分班之际我的内心都在惋惜,每一年的努力都付诸东流,真正的教育理想渐行渐远,大量的不懂教育的人和事充斥着包裹着扼杀着埋没着,除了还有一口气得以喘息,我还能干什么呢?

付出,总是我的选项。失望,却总是如影随形。我只能归罪于我的心太软,或者说是我太懂得教育规律了,我看过太多的名师大师的书籍,甚至自认为效仿过魏书生,却没想到无意之间把自己变成了一个真正的“书生”书呆子。却不懂得权变,不懂变通的我执着的追求着自己的理想的教育,却从来不去怀疑自己的身边是不是真的有这种适宜理想化教育的土壤。在一片不适宜的土壤中,即使长出来的种子也会变异,结出的果实也会是个怪胎,不是转基因就是二恶英,教育的毒瘤不就是这样一点点泛滥蔓延的吗?

在这样的环境下,你想开辟一片新天地,不是异想天开是什么?即使在你刚刚初见成效的时候,他们也会联合起来以各种方式把你绞杀。很多事情过了以后才会明白,很多经历都是过后才会看透,很多道理过去以后才会搞懂原因,经历过许多之后,才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凡事不强求是最好的应对。

但是不等于自己放弃努力,别人再怎么打压,按照自己的方法去做其实是最舒服的。无论做什么事只要做到不让自己为难,只要不违背自己的底线就可以接受,心太软也没有什么不好的,何必非得要把班上搞得像白色恐怖,因为我从小到大,不管是上学还是上班,都没有遇到过变态的老师,变态的班规,总是希望自己生活在那些学养深厚、和蔼可亲的老师身边,总是想用教育的力量去感化学生,用人格的魅力去影响学生。他当然是慢的,甚至在很多人眼里是无能的,但是虽然慢,他确实教育真正的价值所在。因为学校毕竟不是军队,更不是集中营,老师也不是军队的主官,更不是集中营的刽子手,单靠法西斯式的镇压可能会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我总觉得那不是在搞教育。

如果高明一点的人应该会允许不同的模式存在的,尤其是这些真正搞教育的老师,应该受到重视,因为他们深谙教育之道,他们是在为教育保存最后一点原生态,他们是在为教育保留最后一点生气,作为一种传承,将来他们的学生会懂得,原来他们在上初中的时候的老师,才实在是做真正的教育,其他的那些做法,不是教育,而是投机或者是对学校管理的投其所好。

急功近利不要也罢,我只做我自己!突然看到别人空间里发表的说说,很对口味:“宁可高傲离开,也不卑微存在。宁可笑着放弃,也不哭着拥有。”这正是我所要说的话。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寒门再难出贵子作者:永乐大帝二世 现在越来越看清楚“性格决定命运”,性格这东西是熔透与骨髓的,性格的养成和学校教育...
    王立超阅读 1,878评论 1 17
  • 寒门再难出贵子作者:永乐大帝二世 现在越来越看清楚“性格决定命运”,性格这东西是熔透与骨髓的,性格的养成和学校教育...
    王立超阅读 2,014评论 3 20
  • 在越来越看清楚“性格决定命运”,性格这东西是熔透与骨髓的,性格的养成和学校教育没有多大关系,大多决定与家庭背景,和...
    赣B七七阅读 1,473评论 0 3
  • “人一生有三成时间是在枕头上度过的,枕头是人的魂之居所。” 在《虫师》枕边小径一集中,有一种叫梦野间的虫,生长在人...
    亢樱青阅读 868评论 2 2
  • 2017年1月11日 晴 我想念夏天的葡萄架 巴望着能尝到哪怕一口酸 胆怯的溜进嘎吱响的那扇门 哪怕纹丝不动的和黑...
    鲜栗子阅读 131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