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心理抚养》之三

今天分享第三章,心理发展有迹可循。

谈恋爱要先了解对方的成长,经历现实生活中没有孙悟空,更有再有能耐的人,也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遇到那种不想显露家庭背景的人要小心接触,现在很多年轻人谈恋爱不问来历,仅凭感觉,两人初次见面,怦然心动,一见钟情,匆匆结婚,刚过两年感情冷却,不再喜欢,最后离婚。

我就认识一个女孩,长得漂亮条件也很好,就嫁给了一个冷酷无情的男人,我问她,你怎么找了这么一个男人。她说,上大学的时候,他长得特别帅,话特别少,特别酷,很多女孩都被他吸引,我也是。谈恋爱以后才知道他的家庭很糟糕,父母离异,母亲又是个不顾家的人,但她不在乎,心想我要用我的爱去温暖他。结果,婚后,这个男人很冷漠,对家庭极不负责任,对孩子漠不关心,有一次出差才两天,儿子就把一个玻璃球吞下去了,被紧急送进医院,孩子应该是饿了,没人管就把玻璃球塞进嘴里吃了,他觉得家不像家,后来就跟他离婚了。

想了解一个人的心里还有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让他聊聊自己家庭的故事,你可以跟他说,跟我说说你家的事儿吧,你爸妈是干什么,你小时候有什么印象深刻的事吗?有的人会谎报身世,比如说自己是孤儿,那么你就可以问他,你是怎么长大的?能带我去看看你住过的地方吗?对你最好的人在哪里?请记住婚前不要着急,一定要舍得花时间考察,有趣老话叫日久见人心!人心是需要时间来检验的,结婚意味着两个独立的个体要共同生活,共担责任共同养育孩子,这个过程一定会有摩擦,弄不好还会起火花,甚至把婚姻烧毁了。那么如何把婚姻的危险系数降至最低呢?就需要挑对人,在较长的婚前考察中,如果两人已发生过摩擦短暂分别,就可借机观察对方的品行,考察期要一到两年以上,并且两人的接触频率要达到每周两次以上。走进婚姻殿堂之后,两个人就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不必事事计较,一旦太计较,夫妻互相不信任,心存芥蒂怎么相亲相爱呢,所以夫妻最好的相处之道是隐约知道又不太清楚,用模糊逻辑来处理婚姻生活,难得糊涂是婚姻的相守之道。

总之大家婚前要睁大眼,婚后请闭一只眼。婚前还有选择的机会,觉得人不行就换,所以一定要看清楚后再决定。婚后法律已锁定两人关系,一旦有了孩子,就得从长计议。孩子是否幸福会影响父母晚年的幸福,如果父母现在不顾及孩子,一旦孩子出了问题,父母的后半生会很痛苦。既然婚前已慎重选择,婚后就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多看对方的优点,少看对方的缺点。

心理发展有内在的逻辑,心理现象看似复杂多变,但所有的偶然都包含着必然,可以见微知著。

人格始于遗传,成于养育。尽管每一种人格类型有各自的发展路径,在众多人格类型中究竟有没有共同的内容呢?要解答这个问题,我先介绍一下心理发展的大致脉络。我以百年为大致框架,把人的心理分为10个时期:乳儿期0到1岁,婴儿期1到3岁,幼儿期3到6岁,学龄初期6到12岁,青春初期12到15岁,青春后期15到18岁,青年初期18到25岁,青年后期25到35岁,中年期35到60岁,老年期60岁以上。

高楼大厦,立足于基,根基若空,危在旦夕。养育子女,切不可在其人生初期偷工减料。

人的心理发展四个重要台阶。


情感需要抚养,这是心理发展的第一个台阶,主要由家中的哺乳者来完成情感抚养是在孩子还不能自主行动的情况下发出每一次呼喊是扶养人能及时回应,并照顾到位。当情感抚养到位时,孩子就会记住抚养人的气味,声音和相貌,因为这个人是他快乐的来源。这样持续四四个月到半年孩子就会出现人生的第一份-依恋,这是初来人世间的人对这个世界最初的情感。孩子依恋的对象就是自己稳定的抚养人,只眷恋并信任这个人。

当依恋情感能够持续的得到满足时,孩子就会对外界产生信任感和安全感,心扉就比较开放,容易继续发展亲情、伙伴情等,而且依恋关系建立起来以后,抚养人就资本对孩子说不,为下一个台阶及性格教养奠定基础。

可以说依恋情感是人心理发展的起点,也是其他心理内容发展的基础,最重要的是,情感是人性的核心,有情感就有人性,毫无情感则毫无人性。当然依恋这是一种初级情感,人的情感还需随着性格,能力,自我的发展继续完善,若最终能形成一种社会情感,即拥有博爱的情怀,就达到人类情感的最高水平了。

性格需要教养,这是心理发展的第二个台阶,主要由孩子所依恋的人在家庭生活中完成,0到3岁,主要是情感抚养。抚养人要用全部的爱去耐心呵护和帮助孩子。爱是一种心理营养,但它不是人所需的全部营养,给到一定的时候就要有所收敛,所以从3岁开始就对孩子进行性格教养。

性格教养与情感抚养最重要的不同在于,情感抚养更多的是要照顾好和满足孩子,而性格教养更多的是要规范和约束孩子。这一过程对幼小的孩子来说,带来的体验时常是痛苦和磨难,因此若无情感抚养作为基础,亲子关系存在缺陷时,性格教养就难以为继。教养孩子的人若有亲自抚养的背景,对孩子有一种情感控制力,就比较容易避免性格教养过程中的麻烦。

所谓性格,是指人在后天形成的与他人有关的社会行为方式。人的所有行为都有第一次。比如第一次说,要一个喜欢的东西时,若是以哭闹的方式得到满足会养成一种性格,若是哭闹无用,以跟人商量或自己努力的方式获得满足,就会形成另外一种性格,所以对初涉世事的幼儿来说,抚养人在满足他任何要求的同时,也是在教,他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如何待人处世,为他建立一套与他人和社会有关的行为规范,一旦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成为有教养的人,孩子时候就比较容易融入群体和社会。

能力,需要培养。这是心理发展的第三个台阶,主要有不同层级学校的老师通过教育活动来完成能力,包括智能,技能,特殊能力等。其中智能是基础性能力,具有遗传的背景,特殊能力是具有个人天赋色彩的能力。技能则这需要后天通过努力学习和训练才能获得。也就是说能力与个人的两大因素有关:一是先天禀赋,二是后天努力,其中个人的刻苦努力是一个非常艰辛的过程,有良好的性格教养作为基础会顺利得多,否则容易半途而废。

虽然能力有高低之分,但谁都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天无绝人之路。老天给每个人赋予了多种生存的能力,当然,老天同时也设计了让人须努力才能获得的环节。甚至经历过痛苦和磨难才明白,上天是不会直接给人融馅饼的,一个人纵有天赋,后天若不努力学习和训练,那种能力只会在他名下,不会到他手中。

能力与未来的职业生涯有关,还可影响一个人未来的生活水平,因此能力的培养和个人的努力是人生第三个很重要的心理发展阶段,无论父母还是老师都有人帮助孩子寻找他们的心理特长,鼓励他们从小就刻苦努力,通过教育、训练等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让个人的社会价值不断增值。

自我,需要修养。这是心理发展的第四个台阶。由独立进入社会生活的个体自己来完成。在前三个台阶的基础上,一个人自我的修为会决定人生的高度。

自我,在这里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要求。人一旦成年,许多事情就需要有自己来独立判断或决定。其结果好坏通常由他人和社会的反应来衡量。个人的判断过决策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那么如何让自己不断进步呢?鉴于成年人成年后认知能力基本成熟,可通过调整对外界,对自己的认识来听自我提升。如古代圣贤所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成熟的人可将社会生活中好的人物作为自己的榜样,或者通过阅读把好书当作心灵导师,活到老学到老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

人的心理发展,是从被动接受教育到主动寻求自我发展,从受外部影响到自己修身养性,这是一个逐级晋级的过程,人生最后的高度取决于前面基础性台阶的质量。

在人生四个重要的台阶中,前两个台阶均取决无家庭和父母所为。若家庭残缺不全,父母存在个性缺陷,抚养过程偷工减料,则孩子的情感和性格就容易出现问题。

在心理发展四个重要的台阶中,18岁之前就占了三个,这18年可谓奠定了人生的根基,其中最重要的是前两个台阶。这让我们知道父母早年认认真真地养育孩子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因此,我不赞同父母对孩子的成长完全放手。在孩子还不懂什么是未来的年纪时,父母应以智慧的方式对孩子有所约束和要求,而不是任期无知无畏地错过人生某些关键的环节。

有感: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有自由意志,我们不能身为父母就干涉孩子的自由意志,如果我们能尊重孩子,多跟孩子沟通,我想就不会有那么多亲子关系的问题了。毕竟感受爱是每个人的能力,唯有爱能治愈一切。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心理抚养 李玫瑾 现实生活中没有孙悟空,再有能耐的人也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遇到那种不想显露家庭背景的人,要小心...
    天才玉米肠阅读 1,501评论 0 1
  • 决定一个人有没有“人味”,要看他对人间悲欢离合的感悟,以及他带给别人和社会的感受。一个人能让身边的人感到舒...
    畅_0b97阅读 11,555评论 0 0
  • 无戒学堂IP营第三季打卡第33天,字数2609字,累计63159字 这几天一直在听李玫瑾教授的《心理抚养》,在书里...
    布衣暖暖阅读 6,428评论 1 13
  • 读书笔记《婚姻心理学》 1、感情是个要投入的东西,就像棵植物,它不是那么顽强生长的植物,很多时候它还是那么经不起风...
    孤独终老从入门到精通阅读 2,622评论 0 1
  • 小燕子是我们这群师奶中,自认为嫁的最好的。老公帅气,斯文,白净,年轻有为,体贴,顾家。用她的话讲,就是婚前婚后一个...
    潇小姐遇见你阅读 3,821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