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写文章,总是理着理着思绪,就不知道写什么了,只怪自己肚子里装的货太少,所以没有那种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的感觉。
今天在整理春节期间写的微头条时,发现之前写的有些东西其实也挺好的呀,阅读量都有破400多万的,一天出两条10W+的微头条也有,怎么就感觉现在写的东西破不了万呢,自我感觉退步了。
为了打破这种犯难的境地,所以报了校长的简书日更群,目的是督促自己每天不管怎样都要挤点东西出来,甭管写的有多烂,有没有人看,只要弄出500+的字,就算成功,也许就像校长说的,即使你写的东西90%是垃圾,那还有10%不是垃圾呢,对于这句话我是深信不疑,所以我通过践行来证明真伪,也期望我能得出自己到底在简书上制造出了多少的垃圾,有多少对于我来说是有用的。这是我想到的第一个方法。
第二个方法就是:拆。碰到好文章就拆,先从100W+的文章开始找,从喜欢的公众号开始找,从老师们,同学们推荐的公众号开始找,每天拆一篇,从文章选题,到文章布局,再到文章的骨头长势,再到骨头中的肉是怎么填的,最后再到细胞是圆的还是长的。如果说你不会写,你就只能去学习别人的写作,依葫芦画瓢,如果说你还没有认真的拆够一个月就别说拆文没用。
第三个方法就是:填。就是每天输入内容,然后再每天输出,慢慢发现这样其实是在给自己积累素材,比如说看《平凡的世界》,我每天读,每天写,这样在我找素材的时候,我能迅速的知道是哪个章节,回头再想翻书的时候也能第一时间找到。
这段时间看了很多有关写作者的一些事情,比如说青云打假,为什么会有人打假,是因为存在抄袭的问题,他侵犯了原创者的利益,原创者背后是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累积,这种辛苦有时候是付出了健康,有时候是献出了与家人陪伴的时间,更有甚者可能因为写作产生家庭矛盾。。。。而你就这么轻轻松松的抄袭了,当然是对原创者的不尊重了,只是可惜这位同学最近在打退堂鼓,但是我相信生态环境肯定是会向好的方向走的。
作为创作者,我们还是要脚踏实地的,一步一个脚印,不能走捷径违背自己写作的初衷,不说为别人那么伟大,总得为自己长远的未来好好思量思量吧。
恩宠老师说:这是写作者最好的时代。打铁还需自身硬,如果实力更不上,即使砍柴老师说明天就能让你过原创成大V,你也没用哪个本事拿起来,那样的话是不是更丢人呢。
所以,还是老老实实坐着这里把今天的日更完成吧,要不然100块钱就要从兜里出去了,想想这100块钱挣的有多难啊,无数个抓耳挠腮,发际线无数次被摸高了一截儿啊,想想,是不是这么个理。
好了,1000个字了,目标任务500,今天超额完成(比划一个“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