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汉女生的孩子,非敌非常,居然能在 17 个兄弟里被选为接班人,荣登大同,嘉庆到底有什么魅力?和其余几个兄弟比起来,嘉庆不算是最聪明的,但却是最温顺听话的。他的生母令妃为汉女,外祖父是内管领青泰,身份只能算是一般。但嘉庆自己很争气,他明白笨鸟先飞的道理,学习起来异常用功,三九寒冬,三不酷暑不试卷。
再有一联,嘉庆很是孝顺,乾隆对孩子眼里苛责,别的孩子顶撞淘气,可嘉庆却安安稳稳,不管父皇骂什么,他都面不改色,依旧温和。久而久之,乾隆也意识到儿子的优点,这个老15,年纪不大,居然能克制自己,就连多嘴的屎官都挑不出家庆的毛病,写来写去,也只能找到平庸这一个问题。时光荏苒,乾隆渐渐年迈,不在年轻的他必须作出决定。乾隆思来想去,还是在密诏里写下了嘉庆的名字,可此时的家庆只有 13 岁,这株幼苗能不能长成参天大树,乾隆自己也不确定。乾隆三十八年冬至,年过花甲的老皇帝来到天坛,心里忐忑的他默默道,朕已经立 15 子,永远为皇储。然而此子年仅13,性情未定。如果他有资格继承国家红叶,那就祈求上天保佑他诸事有成。如果他没有资格继承大统,那希望上天能让他短命而死,免得危害苍生社稷。一年又一年过去,嘉庆安然长大,乾隆也就放下心来,着手传位。作为完美主义者的乾隆在退位前还送了嘉庆一份大礼,他下令册封早逝的令皇贵妃为皇后。至此,嘉庆有了嫡子身份,乾隆关于嫡子接班的执念也终于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