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洋油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们小时候,那个年代没有电,没有电何来电灯一说,只能用洋油点灯,什么年代,不远,六七十年代以前,计划供应的年代,曾经有文友说我写文章没有年代感,这次我记得了,但是我的文章只有回忆,拿句莫言先生的话说,回忆不是落后,回忆是记忆过去的美好时光。

我们小时候家里没有电灯,没有电话,老人常说,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现在看来微不足道,太太太小意思了,但是那个时候,就是一个相当于现在,我们去火星生存的愿望一样,那个时候真的不得了,我们村里,一个退休教师,用了六块一号电池,中间按了一个开关,上面链接一个小小的灯泡,咱也不知道几瓦,到了晚上咔嚓一拉就亮了,太神奇了,电灯呀,怎么弄的,父母都稀罕的不得了,更何况我们小屁孩,太神奇了,全村人都去看。

说了这么多,再跟你们解释一下洋油,我们小时候,火油都是进口的,所以叫洋油,那个时候物资都是供给制,什么都要票,后来随着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还是供应票不那么严格了,但是也是奇缺,不能满足,还是我说的供应,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理过度的年代。

初中毕业就去了供销社,也是父亲供销社老职工的关系,当时是干临时工,进了供销社,后来被分陪到乡村下点门市部,那个时候村镇的门市部还是很厉害的,因为计划经济,东西奇缺,都靠供应,干门市部的都比现在的干部都厉害,说个媳妇那还不是挑着来,就是有点残疾,也没问题,找个媳妇还不是手到擒来,供销社都争着抢着去,特别吃香的单位。

十几岁的我到了一个离家几十里外,村里的一门市部,我们三个人,我的经理不过三十几岁,还有我跟杜我俩都十几岁,三个半大孩子,怎么能撑起一片天,真不知道当时的主任是怎么想的,事实证明我们撑起来了,而且还不错。

刚去村供销社的时候不熟,临近的住户都去跟你套近乎,给你送好吃的,其实无非就是白菜豆腐,煎饼啥的,但是那个年代已经不错了。

慢慢的熟了,就为了打二斤火油,没有其它的奢求。

再就是村里的干部,下午四五点钟去了,跟你聊天,聊到天傍黑了,问你还有没有菜吃,你也大而言之的说,不知道,不用管了,没事,村干部就说,我去给你弄点吧,因为那个时候村里都种着菜园。

去后面拿根装盐的麻袋,就去村里的菜地摘菜去了,世间不长摘来十几斤时令鲜菜,放到柜台往里后面的炉灶旁边。

再给你择好,甚至给你炖出来,一起吃了饭,天南地北的聊天到夜里十点,熏的鼻孔发黑,为的就是打二斤洋油。

哪个时候二斤洋油点好长时间的灯,后来村里有电了,慢慢的也市场经济了,再也没有人去供销社打洋油了,再后来村里的电正常了,洋油也就成了一个时代的标志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想起了“洋油”灯 当年 插队乡村时,乡村里没有通电,岁月就在昏黄的“洋油”灯下,...
    芮峻阅读 3,517评论 0 13
  • 【题记】 童年是人一生最美好的时光,无忧无虑, 天真无邪,童言无忌,无所猜忌,无勾心斗角。我的童年只有快乐...
    6ebc94e7c51b阅读 3,788评论 0 4
  • 记得小时候,进了腊月,父亲就犯愁开了,愁啥?没钱呀,父亲用布袋装点粮食,去集上粜了,卖个十块二十块钱,准备过年。 ...
    高崖小秦阅读 6,787评论 55 114
  • 记忆的匣子一打开,不翻翻陈谷子烂芝麻轻易的关不上。继昨天想起儿时收集粘粘胶的往事后,我的脑海里还不时涌现出来上夜校...
    杏花坞主人阅读 5,048评论 13 29
  • 16宿命:用概率思维提高你的胜算 以前的我是风险厌恶者,不喜欢去冒险,但是人生放弃了冒险,也就放弃了无数的可能。 ...
    yichen大刀阅读 11,286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