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碧玉‖参加沙龙有感

晚上正好朋友打电话约的去拿红糖,碰巧在参加公益沙龙的那个地方。等孩子做完作业之后去到沙龙那儿,虽然。已经迟到一个小时,但是还听了一部分。对自己也有了一点的感触。之前听这个老师的分享沙龙,总觉得好空虚,似乎讲得高大上,但是没有可操作性,而正好昨天和前天重新看了张德芬老师的《遇见未知的自己》,有了一些感触,这次去听,突然觉得她可能讲的类似于武功里的心法,而不单纯的招式。

她讲到她怨恨自己的妈妈,说她的妈妈安排介绍她相亲,而相亲的对象她不满意;说到她妈妈现在说她们终于长大了,可以保护妈妈了,她感觉她的妈妈还在以小孩子的身份向她们夺取些什么……怨恨的由来,其实因为内心的观念,她现在通过各种的方式去缓和和妈妈的关系,同时也是在修复与自己的关系,一点一点的去坚持改变,她说了一句话——我是在1cm1cm的成长,我能体会到那种心境。因为和父母的关系不是那么好破解的,我们从小受的教育是孝顺父母,特别是作为一个乖乖女。我们总是屈从于父母的安排和布置,我们没有反抗,我们觉得父母的安排总是对的,至少是出于爱我们的目的,而我们更没有过多的去考虑,其实妈妈的爱有时何尝不是为了满足自己。

现在作为一个二宝妈,有时候我总是对孩子说,你要干这你要干那,孩子总是这样说,为什么要这样?我说你将来会懂的,现在只是为你好。其实我又何尝不是在满足自己的那份需求,通过一些自己的标准去严格要求孩子呢?这真是孩子需要的吗?这样会不会也引起孩子对我的一种反抗和怨恨?这样真的好吗?

记得书中提到一句话。担心孩子,其实是对他的一种诅咒,我们要把担心变成祝福。我们祝福孩子会有一个很好的将来,而不是担心他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状况。

所以现在我总在想一件事发生之后,其实真的就像ABC法则。公式很简单,可我们很难做到那样,我们要把事件看成中立的,通过我们不停的转换观念和想法,来改变它产生的结果。

当一个人有了对世界产生的觉知之后,去反观我们的观点,就会更容易的去调整和调控自己的情绪,而不是单单的把情绪压制在身体里,这才是真正的控制情绪。就像一桶垃圾一样,我们选择去把它倒掉,而不是用脚把它踩小压实。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11年10月20日为什么糊涂 回家的路上,晓晓打了个喷嚏,妈妈有点紧张:“怎么了?”却说成了:“怎么办?”说完...
    羊羊羊羊汪阅读 9,516评论 2 14
  • 持续分享412天,2018年8月29日,张红。 《如何说孩子才肯学》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 从长远看,奖励和...
    啊呦a7_94阅读 348评论 0 0
  • 闺女不紧不慢地生长着,可急坏我了。 10个月才开始萌发第一颗牙,11个月长第二颗牙,13个月长第三颗牙,14个多月...
    紫月砂雪阅读 241评论 0 3
  • 如果只是想享受一下野外行走,那么这个布洛克林地(Brock Tract)一定是上佳的选择。2016年9月4日的这个...
    田园读书人阅读 725评论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