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敏感期你知多少——走起来,换个角度看世界

蒙台梭利说过走是孩子的第二次诞生,这意味着生活开始由他自己支配了。那么走的敏感期大概从7个月开始出现,几乎和爬行同步,这个时候我们会发现孩子拒绝坐,拒绝躺,他要换个角度,用另一个方式去看世界,这可能是父母最累的时候——不会走,但到处走。

学会走有两种方式:对于不会爬行的孩子而言,他们学会走路的方式更依赖于成人的帮助。他们会不断地要求妈妈拉着双手走,这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一天折腾下来妈妈腰酸背痛,苦不堪言。

对于会爬行的孩子而言,走路几乎可以被认为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为何要这样说呢?爸爸妈妈可以观察感受一下宝宝从爬行到走的过程。首先,会爬的孩子四肢有力强健、身体协调性好,爬行使得孩子的空间活动能力增加。接着,随着爬行越来越熟练,孩子会开发新的项目——站立。孩子会非常聪明地爬到墙边、沙发旁或任何小手可以扶的地方,依靠自身手臂、腿部力量站立。等站立已经是习以为常的事情之后,孩子会扶着墙边、沙发边等地方开始慢慢地沿着走,挪一步、挪一步。当孩子自信地觉得挪的不错了,他会尝试着松开一只手,直到某一天爸爸妈妈惊喜地发现孩子可以松开两只手走那么一米、两米,最后稳稳当当地走很远。整个过程只要不受阻碍与干扰,得到父母适时的配合与保护,走就是爬行后水到渠成的本领。

所以我一直强调爬行的重要性,因为爬行在走、跑、跳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每当看到一些成人带着孩子学走路,不是弯腰驼背累的不行,就是借助学步车、学步带等所谓的先进工具,我都无奈地摇摇头,这样的方式只是事倍功半,只要我们按照孩子自身内省的发展规律,我们可以不用如此辛苦地提溜着孩子走路。

当然有过带孩子经历的家长会发现孩子不会走的时候,偏偏要走。一天天精力旺盛,不消停,但是一旦孩子学会了走路,大约到2岁左右时,孩子就再不想自己走路了,他会像缠在树上的树藤一样,想尽一切办法让你抱着他。到了那个时候,孩子“走的敏感期”过去了,孩子要重新回到爸爸妈妈的怀抱寻找慰藉、爱意和温情了。

到了那时,就请我们就用温暖的怀抱迎接孩子的回归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愿紫色的玫瑰花语 带给我想带给的那个人 紫色的玫瑰花语是成熟的爱,希望自己喜欢的人比自己...
    凉城梦镜空人心阅读 308评论 0 0
  • 我不记得是谁曾建议过,为了使灵魂平静,一个人每天要做两件他不喜欢的事。 ——《...
    吴惟阅读 162评论 0 1
  • 勿谓霓虹彩炫,红尘扰攘;但得坚守其志,乃能称强。独立不迁,古之君子所赏;愈搏愈奋,今之家国栋梁。 ...
    曾令琪西南文学杂志总编阅读 954评论 6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