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永娜老师的辛苦授课,从开班到现在,每周两次陪伴我们成长,让我们知道了“至要莫若教子”、“童蒙养正”、“夫孝,德之本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凡是你所感恩的,你将拥有更多”、“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到这一讲结束我们完成了六德的课程体系,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偏重于心性的培养。几乎所有人都是为了儿女的教育走进这个课堂的,通过学习,其实很多家人已经做了或多或少的改变,家庭关系也都在往越来越好的方向走。
因此,与其说我们学习是为了育儿,不如说是为了育己。自己提升了,周围的一切都会随之美好。
说到立志,很多人会有一个认知,就是那都是大人物的事,和我们没什么关系,实则不然。王阳明有云: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所以,我们不仅要协助孩子立一个大的志向,自己也要立志。对于孩子很好理解,现代社会的父母,为了能把孩子培养的足够优秀,从生下来开始就一步步在孩子的教育方面不惜花费重金,除了参与考试的科目的学习外,还有各种兴趣班。我们越是在这些方面表现的重视孩子的教育,越说明焦虑孩子的未来,我们为什么如此焦虑?还不是希望孩子以后能有所作为。可是如果我们只是关注当下孩子某一科考试成绩怎样,而不是帮他立一个大的志向,当有一天他的人生不再有考试来衡量他优秀与否的时候,他将会呈现什么样的状态?迷茫、焦躁、困惑,找不到人生的意义,而这样的孩子怎么可能达到父母所谓的有所作为。对于我们自己,道理亦是如此。
理解“志能生定,志能生德,志能生慧”的道理,我们自然也就知道了立志的重要性,当志向确定下来,协助孩子把志向分解成能够实现的阶段性目标,然后孩子就能知悉学习是实现他志向的手段,他对待学习自然会有动力,父母也无需过多关心。不过一定要知晓,志是大善的、利众的和爱国的。
关于修福,之前是没有太多这方面的概念,也最多家常的时候能够听到谁家人好积福了,现在过的怎么好,但是何为积福,又如何修福,却从来没有考虑过,只是单纯的觉得做人要善良。永娜老师在讲“福德卡”的部分给了我很深的感悟。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张福德卡,这个卡上福德却不是我们需要就一定会有的,就像我们的银行卡一样,我们需要取卡里的钱,就要往卡里存钱,同样的,我们需要福德,就先要往这个卡里存足够的福德。行善积福,俭朴惜福;奢侈消福,造恶折服。当我们知道这些,就知道该如何往这张卡里存福德了。
而对于孩子,原本出生的时候这张卡里是有余额的,很多时候因为父母的无知,在孩子还懵懂无知的状态下就把他们的福德给挥霍掉了,孩子何其无辜。因此,为了孩子一生的平安幸福,请带着他们积福、惜福。
对于自己,就像课堂上我说的,立志是我面临的人生课题,我还在寻找自己的志向。在寻找的过程中,我不会单纯的原地等待,会不停地努力,坚持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然后寻求方向。对于孩子,在他成长的路上我会好好陪伴,了解他的内心,帮他找到自己未来的方向。同时会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带他积福、惜福,望他一生平安幸福喜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