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学习“思考”

【日更211】

近来看了些关于“思考”的书,比如手边这本《思考的艺术》,我发现这类书看完之后最大的感觉就是,不太容易说清楚它究竟讲了些什么。

倒不是说作者写得不好,相反,有些书的内容还相当有见地,而是这类书籍往往理论性太强,读起来多多少少有一些虚无缥面的感觉,阅读过程中一不小心人就会走神,注意力飘去了别的地方,就像在高中课堂上听那些怎么也听不明白的课程。而且探讨“思考”这类话题的书,怎么写都很难不让人感觉到枯燥。

由此我想到了我们今天是不是越来越不愿意“深度阅读”的问题。虽然总体上据说今天的人花在阅读上的时间比过去更多了,但从实际观察来看,所谓“更多的阅读”其实是通过手机、电脑等各类“浅层阅读”的方式来实现的。相比起厚厚的纸质书籍,我们更热爱的是各类流行段子、各种夺人眼球的图片和各种标题劲爆、内容鸡汤的公众号热文。虽然这些并没什么不好,况且每个人都有自己阅读上的选择,但面对那些“不易阅读”的书籍的时候,我们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的确是“直接放弃”。有时我也忍不住会想自己是不是也正在变得和很多人一样,在这种长期无意识过程中不知不觉就已经丧失了部分“深度阅读”的能力。当然,真实情况也许并没有我以为的那么糟糕。

说回《思考的艺术》,这本书大致讲述了一个人应该通过哪些方式训练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然后平时应该怎样去养成“正确思考”的习惯,以使自己生活得更加如鱼得水。虽然每个人每天都在“思考”,但我相信真正掌握“正确的思考方式”的人永远是凤毛麟角,不然没法解释为什么那么多人都会亲手把自己的生活搞成一团乱麻。而且越到后来我越相信,一个人一生中遇到的几乎所有判断和决策,最后都无一例外的跟“个人思考质量”密切相关。思考质量越高的,越容易做出正确理性的判断,最终的生活质量就越高,反之亦然。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我自己先自我反省了一下,最后发现自己以往的“思考质量”确实不忍直视,潜藏于头脑中的整个思维系统就算用“千疮百孔”来形容也毫不夸张。于是才开始恶补“正确思考”方面的知识,接连看了好几本书,结果貌似越看还越糊涂了。

不过冷静下来以后就想明白了,“提升思考质量”、“改变思维模式”这种事怎么可能如此轻易就完成了,若真的这么简单,那人群中岂不是没有脑子混乱的人了,个个都理性客观中立,社会上会少了多少纠结麻烦。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些道理也并不是看懂了就可以“自动生效”的,还得结合实际生活把它真正运用起来,否则即便懂得再多也无非就是个死读书的“知道分子”,离真正的“熟练掌握”还差着十万八千里呢。

想到这里,心态就平和多了,原来想要变成真正的“思考者”,从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读书主义 更多精彩等着你! 这个读书方法,可能会颠覆你对读书以往的认知|开卷 或许读书已经成为...
    米米粒粒阅读 34,891评论 9 209
  • 凌晨一点半了,被尿憋醒的我爬起来要去厕所。连眼镜都没有摸到,黑暗中只有耳朵好用。对床的姑娘传来小声的啜泣。我装作没...
    DorothyZzzzzzzz阅读 316评论 0 1
  • 过了一个兵荒马乱的年,短短十天,感觉像连续高度工作了一年,疲惫不堪。 如果不是八点多的时候被渴醒,我想我可以从下午...
    西槿寒阅读 245评论 3 0
  • 急功近利,如何体会神奇?没有失败的经过,只有失败的结果。玩儿,之所以愉悦,是因为体会着经过;干活儿,之所以劳累,是...
    再凑热闹阅读 181评论 0 0
  • 《城南旧事》拓展课教学设计 导语:著名导演吴贻弓将《城南旧事》拍摄成了电影,请大家带着自己的感兴趣的内容和话题,一...
    我本为旭阅读 533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