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发展•和谐
(北太平庄街道宣传片解说词)
一、千年的企盼——太平安康
在古都北京,有一片神奇的土地,571万平方米的土地,养育着19万勤劳的儿女。
往事千年,风花雪月。沉寂的土城,依然沉浸在往日的记忆里。流淌的小河,还在述说着当年的故事。
那是一个古老的传说:战火纷飞的年代,躲避战火的百姓们,纷纷涌至德胜门与西直门之间的一个小村庄。村外百姓死伤无数,村内乡亲安然无恙。于是,这里就有了一个寄予企盼而又响亮的名字:北太平庄
这样一个企盼,盼了多少年,这样一个传说,传了多少代。城门外,古道旁,在这片土地上,生生息息的人们,多少奋斗,多少辛劳,多少耕耘,多少征战厮杀,太平依然是梦。
拂去历史的尘灰,是先辈们智慧而又辛勤的创作,在这片土地上出土的一件件文物,述说着这份文化遗产的灿烂和珍贵。
二、历史的变迁——繁荣昌盛
传说已不再是传说,梦想正在成为现实。
已不再是破屋陋室,这里居民新楼林立。当年的小西门(智慧大厦)、药王庙(红联东村),早已掩没在优美如画的社区;曾经的笑祖塔、索家坟,也已成为历史的符号。
已不再是驼马古道,这里车水马龙、交通便捷;转河边上的这条饮马槽路,或许还能给我们留下些许的记忆。
已不再有车马小店,这里现代餐饮繁荣兴盛。
已不再有钉掌小铺,这里新型企业兴旺发达。小西天旁已不再是香炉缭绕的庙宇,新兴的文化产业彰显出时代的魅力;高耸的写字楼,繁忙的企业,闪烁着智慧,创造着财富。
已不再有穷民文盲,这里各类院校齐头奋进。这里已不再是当年的打钟庙,这里已不再是康熙帝皇后的脂粉地,这里也不再有那座铁狮子坟。
星月斗转,千年不变的渴望,百年不衰的创造,形成了北太平庄独特的人文景观,积淀了北太平庄厚重的民俗文化。
今天的北太平庄,社区里,老人幸福安祥、孩子快乐欢笑;城垣下,涌动着欢歌,跳动着欢舞;小河畔,流动着喜悦,跃动着激情。
三、卓越的努力——创新发展
列车飞奔,全靠车头。正确领导,服务群众,凝聚力量,共创和谐。
北太平庄街道办事处于1957年成立。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团结地区人民用勤劳和智慧改造着这片热土,建设着自己的家园。
党工委历届班子团结向上,拼搏进取,顾大局,抓大事,为党的事业不懈奋斗。
(书记讲话)北太平庄街道党工委是一个坚强的集体,一个团结的集体,一个充满活力的集体。长期以来,街道工委非常注重自身建设,提高自身的凝聚力、战斗力、核心力。
从机关党建到社区党建,从“两新”党建再到社会领域党建,巩固基础,凝聚力量。
办事处全体人员勤奋努力,锐意进取,办实事、讲实效,为地区建设不懈努力。
(主任讲话)为地区群众服务,为地区建设服务。几十年来,街道办事处时时刻刻把地区建设发展放在第一位,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机制、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从城市综合管理到社区全面建设;从劳动保障服务到群众文化教育,迈着铿锵的步伐,创造新的辉煌。
第一个创建文明居民区;第一个引入外资改造危旧房;第一个承办全国街道城市管理工作研讨会;第一个引入外包机制清理城市“牛皮癣”。这一个个“第一”,展现出北太人开拓进取、敢为人先的精神风貌。
抗击非典,那一个个奋不顾身的身影;“奥运”保障,那一张张热情洋溢的志愿者笑脸;国庆大典,那一支支不知疲倦的安保队伍,凝聚成北太人敢挑重担、勇于拼搏的顽强精神。
迎奥运,奥运馆畔尽展北太魅力;迎国庆,天安门广场高唱“太平欢歌”。“五月的鲜花”艳丽夺目;全民的健身热烈盛大。
在“共驻共建核心区,共谋共享新北太”理念下,地区各职能部门团结协作,守一方土地,保一方平安。
军民团结,民族和谐;地区各单位携手共建,共谋地区经济发展,共促地区社会和谐。
四、时代的使命——再创辉煌
过去的总是传说,总也说不完;未来的总是机遇与挑战,发展是主旋律。
如今,我们又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建设海淀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核心区,是党和政府赋予我们新的使命。载着美好的愿境,乘着时代的列车,我们奔向北太平庄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