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对“懒”爸妈,养出省心娃》之11

孩子一般到10岁左右,自我才能控制本我,才有自觉学习的能力。所以小孩小学一年级就希望自觉学习,甚至指责孩子控制不住自己而先玩游戏,是自我和本我的博弈。虽然孩子也决心想要按父母的做,但是他的本我还太强大,自我很难控制本我,孩子本我和自我的斗争是一个长期的成长过程。父母要学会忍一忍、等一等。随着孩子成长,他的自觉性会越来越好,自我会越来越强大,如果父母强行干预代替孩子的自我去控制它,那么自觉性的问题就会一直存在,越来越难解决。

记忆力和理解力是短时间能解决的,如果短时间改变不了的事情就不要把它看作问题,让孩子在合适的年龄做合适的事。

如果孩子玩疯,忘了上厕所,家长不要给孩子压力,他有一两次的经历后就会自己找到方案。如果家长强行严格训练上厕所,会给孩子造成更大的压力,剥夺孩子成长的机会。

孩子尿床的问题,到了五六岁,括约肌的发育问题就解决了。父母很焦虑,他就成问题了,很少见到长大以后还为这样的事情烦恼。

孩子试错的机会就是他成长的机会。父母剥夺孩子的试错,就是剥夺孩子的成长。

父母不焦虑,孩子才没压力,才有解决问题的能量。

比方两三岁孩子结巴父母不要太在意,随着孩子词汇量上升,表达能力提升,结巴就会改善,如果父母很在意,一直纠正,反而影响孩子的语言自信。

比如孩子小时候认生是自然的一个安全感成长过程,随着孩子力量的成长和外部世界的关系也改变。

再比如孩子不好好吃饭,要知道,就没有一个人因为不会吃饭,把自己饿死的,等饿了自然会吃。还有天气变化穿衣,注意力的持续问题,都会随着孩子年龄增长而改变。

有时候孩子犯错的后果很严重,首先要问自己,孩子是故意这么做的?如果答案是否定或是偶然,这样的问题也是不需要解决的。比如我们可以把贵重的东西或锋利的东西放在孩子碰不到的地方。

若父母把有些小问题看得很严重,就会导致家庭压力增大,使得大家的行为变形,导致别的问题出现。所以强调把80%的问题丢掉,才能更好的解决重要的问题,避免进入恶性循环,真正影响我们的是20%的重要问题。

我们要知道哪些问题是需要及时出手的,否则什么都不管的孩子,总想着给孩子自由的父母会容易养出熊孩子。

我们把孩子的成长问题分为两种,一种是让孩子自己承担后果的问题叫自然后果问题,另一种是逻辑后果问题,父母真正要管的大部分都是逻辑后果问题。

对于自然后果问题,父母一定要让孩子去试错,否则我们把问题都避免掉,孩子很难成长。就会变成父母的自我成为孩子的自我,而不是让孩子的自我成长起来。

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家长每次在孩子感到冷之前就已经给他加好衣服了。孩子对冷暖的感知是有一个过程的,让他感觉自己冷的时候可能已经着凉或感冒,但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孩子知道冷会产生什么后果,是需要感受和尝试的,需要时间。当他具备了预判的能力,就知道如何穿衣脱衣了。如果他们的感受和我们的不同,我们要尊重。我们要给孩子承担自然后果、有自我感知的过程,因为感冒对他来讲也是不舒服的。

比方去旅游时,作者的孩子带的都是短袖,家长提醒他带厚外套,旅游地点天挺冷的,孩子不肯就算了。可到那,孩子发现天很冷,就穿妈妈的衣服,虽然嫌弃丑但不得不穿,从那里回来以后,孩子就自己下载了天气预报软件,随时关注天气变化。

我们可以提醒孩子,但很少去强迫他。家长比较好的做法就是,经常问问孩子,你觉得冷吗?你觉得要加衣服吗?如果孩子不加那就不加了,如果孩子冷了、感冒了,就告诉他:可能你下次感觉到自己稍微有点冷了就要提前加衣服,不要冷得发抖,流鼻涕了才加。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感恩节哎,感谢一直在我身边的亲朋好友。感恩相遇!感恩不离不弃。 中午开了第一次的党会,身份的转变要...
    余生动听阅读 13,588评论 0 11
  • 彩排完,天已黑
    刘凯书法阅读 9,761评论 1 3
  • 表情是什么,我认为表情就是表现出来的情绪。表情可以传达很多信息。高兴了当然就笑了,难过就哭了。两者是相互影响密不可...
    Persistenc_6aea阅读 127,122评论 2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