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最近看几本清代后妃的书,努尔哈赤大妃阿巴亥,12因家族利益政治联姻,嫁给比自己大31岁的努尔哈赤,努尔哈赤死后,四大贝勒角逐汗位,自己的儿子多尔衮多铎年纪尚幼,做了政治的牺牲品,38岁的年纪被迫生殉;

皇太极宠妃海兰珠,精明强干的孝庄太后,顺治帝生死痴恋的董鄂妃,乾隆帝削发为尼的继后,咸丰帝唯权是命的懿贵妃,同治帝从大清门倾半国之财力(顺治帝大婚花费1130万两白银,相当于当时全国每年财政收入的一半)风光抬进来却被逼绝食而亡的皇后阿鲁特氏;

貌丑、嫉妒、慈禧的耳目、光绪帝不肯多看一眼的隆裕皇后,被光绪帝视为知己倍受宠爱却被慈禧命人扇耳光、杖责、被推下井含恨而终的珍妃。这些地位无比尊崇的女人,在皇权与政治风云的碾压下,高处不胜寒,如履薄冰,如临深渊,谱写了一曲曲迥乎不同的人生乐章,或凄苦酸楚,或哀婉动人,或缠绵悱恻,或遗恨千古……

孝庄和慈禧无疑是清朝最有名的两位太后,有人说清朝始于太后,终于太后。孝庄辅佐顺治康熙两位幼主,为清朝的盛世打下了基础,同样训政幼主,同治光绪均不得善终。一个王朝的开始和它的结束,在某种程度上有着惊人的相似,一样的内忧外患,强敌环饲;一样的天灾人祸,矛盾尖锐;一样的狼烟四起,民不聊生。

孝庄和慈禧,论政治经验,政治手腕,政治智慧,俩人不相上下,但胸怀格局完全不一样的两个女人,引导国家走向了不同的命运。孝庄把主要精力用于培养教育幼主,协助幼主解决政治难题,以巧妙的方式出谋划策,以国家利益为重;慈禧把全部精力用在巩固个人专权上,唯恐幼主亲征唯恐幼主政治成熟,为权力不择手段,不惜挑起国际争端,为独揽大权,阻挠变法,且穷奢极欲,在列强打开国门的情况下,还挪用军费,耗费巨资,为自己庆60大寿,修建陵寝。独断专行,确实痛快一时,最终却以整个大清国陪葬!

大风起于青蘋之末,改变历史的往往是一件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或是一个不经意的决定,或是一个谁也不看好想不到的人,历史由不得假如,假如可以成立的话,历史往往要改写。

一个王朝兴起的时候,运筹帷幄的将领,雄韬武略的臣子,万夫不当的勇士,汇集在一起,共图大业,天时地利人和,新王朝应运而生;一个王朝灭亡的时候乱臣贼子,奸佞小人,红颜祸水,纷纷浮出水面,再有人励精图治,严明法纪,也无法扭转乾坤,挽大厦之将倾,王朝气数已尽,非人力可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作者 银灯鸳帏 在我们所认识的婚姻中,多是两情相悦或门当户对的,要么就是美人配才子,或是佳人配财主,可是在中国历...
    银灯鸳帏阅读 1,409评论 2 6
  • 文/廿十三 前一段时间杨绛先生仙逝的时候,我身边几个读过杨先生书的小伙伴纷纷发朋友圈悼念杨先生,我又默默的读了一遍...
    廿十三喵阅读 244评论 0 0
  • 花骨朵儿开了 你猜, 她为何而来 是为日夜流转的风采 还是急往行人的青睐? 朋友,别不理睬 匆忙而过的更替 只剩微...
    东䂀阅读 192评论 0 1
  • 偶尔走在街上,穿梭于车水马龙之间,我们都是匆匆的旅行者流浪者,流浪在别人的城市。我会想:人生或许就是在这匆匆中不断...
    意叶子阅读 392评论 0 0
  • 今天这本书来自于叔本华《人生的智慧》。本书一共272页,我将分为三次分享读书笔记。 本书的作者是有名的哲学家叔本华...
    步履如菲阅读 622评论 0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