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6-一万小时定律-学习工具

1993年,有几个心理学家,在柏林的顶级音乐学院做了这样一个实验。
他们把学习小提琴演奏的学生,分成了三组:
第一组,这都是校园里的明星人物,将来很有希望成为世界级的小提琴演奏家;
第二组,比较优秀,但和第一组相比还有差距;
第三组,就是学渣组,他们的演奏水平,基本上就可以告别舞台了。
实验中,这三组学生都要回答同一个问题:“从你学琴开始到现在,一共练习过多少个小时?”
大多数人本以为,第一组的天才们,应该不用练很久,而学渣的第三组,应该是天天苦练也不行。
调查结果让人大跌眼镜:
第一组明星学生,平均已经练习了一万个小时;
第二组比较优秀的学生,平均练习时间是八千小时;
而学渣组的练习时间,只有四千个小时。

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这本书中,提出了这个观点:“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他将此称为“一万小时定律”。
注意,这里我们说的是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同样的这句话,你反过来说:“只要练了一万个小时,就一定能成为专家”,那就不一定对了。

英国神经学家Daniel.Levitin认为,人类脑部确实需要这么长的时间,去理解和吸收一种知识或者技能,才能达到大师级水平。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一万个小时是怎么算出来的?
很简单,你听说过“十年磨一剑”吧,10年,每周练习20小时,大概每天3小时,这加起来就是一万小时,所以艺术类的,体育类的,都说一句话,叫做“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我们来看职业和工作,如果你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则至少需要五年。

运用一万小时定律的正确姿势,我们需要注意:

  • 1、带着目的学。

一万小时,从来不是简单粗暴的堆积时间,必须带着目标去学习。
比如,看美剧学英语《老友记》,
第一遍中英文字幕,提升语感;第二遍看纯英文字幕的版本,看英文听英文;第三遍看没有字幕的,纯靠剧情和听。

  • 2、带着喜欢学。

一万小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除了毅力,最重要的就是兴趣。
硅谷创业的大多数人,跟你聊项目的时候,第一件事,永远不是这个项目多么多么的牛逼,而是他们有多么喜欢这件事,骨子里认为这件事是多么有价值的。
这种喜欢,可以让他们在最艰难的时候坚持下来。
很多创业者,在放弃的时候,可以找出很多理由这个项目为什么不行,其实所有的理由归结一句话,就是不够喜欢。
恋爱亦如此。

  • 3、带着环境学。

人是环境的产物;聪明的人会主动把自己扔到一个氛围当中。
在良好的环境中,你根本不需要毅力,坚持,那些周围优秀的人给你带来的压力,让你根本没有时间停下来。

“以今天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根本轮不到拼天赋。”这句话你觉得有道理么?

原文摘自音频app有书共读-《老路:用得上的商学课》,侵删。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成都七大必去景点(两天半时间) 1 宽窄巷子 2 锦里 3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49路转87路 1小时12分钟 4...
    娜娜是最美的小仙女阅读 1,475评论 0 2
  • 载着冰冷和腐朽的地方,带着肮脏的气息,永远不知道温暖是什么,光是什么的,在黑暗里靠着点星的欲望存活的生命祭奠着什么...
    吃肉呗兔子阅读 1,690评论 0 0
  • 周五股票大跌,还好橘子的洪都航空涨了4个点,橘子抛掉,山东黄金跌了套了2天,橘子抄底建仓上海能源,都害怕狂跌...
    湘江橘阅读 981评论 0 2
  • 这篇文章主要是巩固一下前面所学的SharedPreferences存储数据以及广播接收器。如果对这两个部分不熟悉的...
    前端develop阅读 11,227评论 6 35
  • 1、不要奢望别人给你经济上的任何帮助,钱对任何人都是不够用的。 (学会给予) 2、朋友帮你是善事,是道义;朋友不帮...
    Kayan阿嘉阅读 3,584评论 1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