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阅读了四角大辅撰写的《奔向自由的50个断舍离》,用亲身经历向我们展示了别样人生-往来于东京和新西兰某湖畔,现在,过着游牧民般的生活。我突然意识到原来人的烦恼来自于我们想要的太多,而不是拥有的太少。
人生,通过消减冗余而回归真正的自我。
舍掉越多,关注力就越强,真正的能力才可以得到充分发挥。
审视我的人生,周遭充斥着杂物杂念,对于商场促销毫无免疫力,对于美食毫无抵抗力等等。我的人生有太多需要舍掉的东西,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1.舍掉至今都不使用的东西。
我们家中的电视,上次使用大概在年前,我爸妈在我们家住的时候。电视,完全可以舍掉,我和林哥现在对电视毫无兴趣,对于杨子木,我们也不希望他把自己过多的精力放在电视上。所以,我想放到赶集网上,处置掉。
2.舍掉冲动型购物
那些因外部刺激让人条件反射产生“购物欲”的东西,往往很快就不再是你需要的东西。
面对琳琅满目漂亮的衣服、鞋子、包包,有时总是忍不住把他们带回家。作者在这里教给大家一个防止冲动型购物的方法,明确购物是投资还是浪费,思考该物自身能否升级,如果依旧“很想拥有”,那就先自个回家,将事搁置一晚再说。
3.舍掉拖延
现在自己还是有一点拖延,比如说,设计第二套表情包,预计五一上架,而现在只设计了5个静态表情包,已近有两周没有进展了。所以,赶紧行动起来。就如作者所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个崭新的世界、一片未知的景色终将和你不期而遇。
4.舍掉为学习而学习
纵观我的前30年,我总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从未想过自己需要什么。我考过二级心理咨询师证,考过司法考试、也考过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证等等,除了大把大把地剥夺我的宝贵时间、金钱,还有精力;然而,现在对于我来说并没有卵用。所以,我现在不再考各种证书,而是把时间和精力花费在修炼各种技能上。
5.舍掉在一个工作中吊死。
我要依附于现有的工作,骑驴找马,边工作边挖管道,把自己绘画的兴趣演变为一条“生存备用补给钱”。
当你追求的兴趣爱好达到极致时,将兴趣爱好“教给他人”的欲望就有可能成为一项工作。
重要的是,兴趣爱好不要中途放弃,要爱得彻底。然后就是充分低展现它。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世界这么精彩,我也想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