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46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孔子说:我真的老了!衰了!我已经好久没有梦见周公了!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志于道,是有志于大道。学习进步也好,做人做事也好,首先是立志,志有定向。没有志,就不能开始。先问问我的志向是什么,我要为社会实现什么,留下什么。各种焦虑不安的根源都是因为没志向。有志向,就止定静安虑得了。

          据于德,根据德的标准来行事。三德:至德、敏德、孝德。至德,致中和,包容万物,厚德载物,这是最大的至德。敏德,敏于行,仁义顺时,有仁有意,顺势而为,与时俱进,不死板。孝德,尊祖爱亲,首先是对自己家人好,由内而外,由近及远。

          依于仁,始终一颗仁心,不离开仁。

          游于艺,原意指六艺。今天的职业社会,各有各的技艺。

            能有志于道,有使命感;对自己有道德标准要求;有仁心,能爱人悯物;有一技之长,能贡献于社会,自立自强;这四条就是做人做事的标准了。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孔子说,凡是自己拎着十条肉脯来拜师的,我没有不认真教诲的。

          肯付出代价的,必是真心的。但凡对对方有所欲求,先掏出钱来,愿意先付出代价,就是诚意。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不愤不启,就是不到这时候,不要去教他。他自己都没有求通之心,也没走到那一步,老师从哪儿去启发他呢?

          不悱不发,他如果功夫没到,没有自己走过那思考过程,就不要跟他说。因为你说了,他也没体会。

          他若不能举一反三,说明这人比较呆滞,不能触类旁通,那我再怎么跟他讲,他也是茫然无续绪,就不要再给他讲多了。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孔子如果在有丧事的人家旁边吃饭,从来没有吃饱过。孔子如果当天为吊丧哭过,这一天就不唱歌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