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默会

实现情境的默会化,是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的有效方法。

学《愚公移山》,在理解课文的寓意之前,让学生先想自己生活中的"山"。

学生们列举了很多。

学习是一座山。学好各科知识,需要客观的分析每科的特点和自己学习的难点,需要思考自己的方法。

跑步是一座山。

早晨起床是一座山。

克服自己的小毛病是一座山。

这样把所学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联结在一起,学生们实现了用生活与文本的对话的体验。这就实现了现实情境的默会。

让学生发挥想象扩写愚公移山的情景。可以让学生直接去想象。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先把自己想象成愚公,置身于挖山的情境中。这样就实现了现实情境的默会化。学生写出来的东西就更生动,更有画面感了。

例文1

……智叟昂起头,拍了拍愚公的肩。愚公长叹了一声,用衣袖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缓缓的拨开智叟的手,用坚定的眼神望着他说:“你真是固执……"愚公转过身去,对着高山,弯腰拾起地上的工具,默默地凿挖地上的石块儿。

例文2

智叟穿着一身靛蓝的长衫,拿着一柄盘龙拐杖,满脸鄙视的说:“愚公老弟,你太笨了吧?……"愚公放下手中的活儿,拍了拍身上缀着一块一块补丁的破衣裳,不急不慢地说:"……"。

翻译"入则无法家拂士"这句时,"则"如何理解呢?我今天的做法是给学生复印《古代汉语词典》中"则"的内容,让学生自己辨别六个意项,与课文的内容深入联系。

这种做法的长处,可以用一下的原理进行解释。

学生亲自辨别"则”字的六个意项,并与课文的内容进行联系和比较。这个过程,就是学生找感觉的过程。在自己对"则"字众多的感觉中辨别出"则”字在“入则无法家弼士"一句中的意思。这个过程就是默会的过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一教时) 师:上一课(注:指正式上课前用20分钟时间让学生自读课文。)同学们自读了《愚公移山》,我检查了一下,...
    大兵_e878阅读 6,070评论 1 7
  • 没有什么问题是用一个div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用两个。 项目终于提测了,耗时3周,经历了从前端小白到前端小菜的...
    Candy_M阅读 10,610评论 0 3
  • 漫天狂洒的星碎 有什么理由 铭记 你怀揣不灭的理想 四处寻找 却是 他人眼中空旷的 寂寥 从旗帜飘扬的国度 回来...
    Christine7718阅读 994评论 0 5
  • 一个人要多少次回过头 才能假装看不见 答案啊,我的朋友,答案在风中飘扬
    长在橡树旁阅读 906评论 3 0
  • 光亮的方向是你的故事 走过那个迷茫的青春 走过那个孤独的时刻 聆听那不说再见的声音 走进那个青茫的世界 是喜欢的世...
    百合花之飒阅读 2,166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