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原本模式”

      在项目成员没有取得满意成果的时候,即便质问为什么没有做到,对方也无从答起,因为如果他们知道缘由的话,就不会有现在的结果了。

      “你们原本关注了哪些方面?”,“你们原本准备怎么做?”,此时,以这样的问题展开话题更为有效。

      我曾经与一位客户商讨什么样的组织体系更为合理,但总也无法得出好的结论。

      因此,我尝试提出以下疑问:“我们原本希望做什么?要不要再回顾一遍企业的工作流程?可以使该流程发挥最显著效果的组织是什么?”于是,客户指出团队组织方式的运营更为合理,商讨也得以继续展开。

      通过思考原本如何,可以发散思维,继而从中发现遗漏之处,或激发全新的创意

      思维越发散,越易于展开零设想。

      即便从原本推导出的内容出人意料,也没有关系。一开始不要判断正误,而应专注于向前推进。

      经常有人因为计划未能顺利实施而心烦意乱,此时可以尝试提出质疑:“原本真心希望执行这个计划吗?”计划未能顺利实施,有可能是因为隐藏着这样的心情:由于接到命令才做的或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干劲。

      人类是一种对于自己认为“确实需要”或“真正有价值”的事情,可以不假思索地顺利开展行动的动物。

      在这个前提下,如果遭遇了接连失败,那么应该提出质疑:或许这不是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如果培养这种思考习惯,那么便可以致力于原本真心希望做且可以做的事情。

      从其他角度而言,借助原本如何扩散思维,也有助于舍弃小我。在抛开小我的时候,会获得不期而至的创意,或者产生能够专注于独到创意的工作流程。我在麦肯锡经常遇到这样的事情。

      因此,自己必须积极地提出质疑,采取行动。用自己的双手改造世界的锐气也必不可少。

摘自:《麦肯锡工作法:个人竞争力提升50%的7堂课》([日]大岛祥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曹小力阅读 1,404评论 0 0
  • 人生中会有多少流星划过。总有几颗,尾巴拖得很长。 小学一年级下半学期的一开学,班里来了一个留级生。班主任并没有给他...
    二十五月阅读 2,635评论 2 0
  • 01 我在得到上订阅了万维刚老师的《精英日课》。万维刚老师的课程主要以介绍美国新出版的书籍与文章,来进行解读,展现...
    沈清颜阅读 5,555评论 2 3
  • 进入职场快三年,力不从心的事情越来越多,这个社会变化莫测,总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事情,所以在这种迷茫气氛充斥下,...
    Morry梦想家阅读 1,924评论 0 0
  • 又到了身乏痛心敏感的时期了(恩对,大姨妈)。这两天还真的是能翘的课就翘,能睡的时间就睡,因为肚子胀到影响脑子。 我...
    雨子阅读 1,306评论 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