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人万花筒21·老三届里的工读学业

周村轻机技校,由工厂领导兼任学校领导,属于新型中等职业教育,机械制造专业,学制4年,执行全国中等专业教育大纲,采取半工半读形式办学。第一届从济南市,淄博市,烟台市录取城市户籍学生,毕业分配面向全省。后来有知情者解释,由于人们对新办学校比较陌生,有的地区生源有限,所以录取选择性较小,成绩不齐。学生转来的各种隶属关系都挂靠在轻机,每人每月10元生活费,教室和宿舍都在厂内,方便实习。

校长:张永南  副校长:刘溪波  书记:张锡芝

主要教师:潘维良 李彦博 张统玉  刘兰盛 马金生陈卫民 贾向明

王振法 李允英 史文起 潘录春 马启元

学生80人:101班  班长 李慎怡(团员),102班  班长 张允福(团员) 。

1965年9月开学,山东省轻工业厅厅长王亚声在典礼上讲话。入学教育后,按照一周上课一周实习教学。学校办公室设在厂部办公楼。男生住一楼。女生住西边平房。教室暂时用东边一排平房。两个班轮流上课。十几个老师是随着上课逐渐熟悉的。先认识的马金生老师,据介绍他参与建校工作较早,从开学接待,安排住宿,生活照料等细节,直到介绍各位老师,带领参观工厂,宣布制度纪律等大面上的工作都频频现身。几乎是个大总管。待人热情,事业心强,头脑冷静,掌握原则,身体强健,精力充沛,总之第一印象是非常可信的人。其他老师各有特点,感觉是:潘维良严谨;李彦博认真;张统玉老练;刘兰盛幽默;贾向明聪颖;王振法活跃;潘禄春厚道;陈伟民爽朗;马启元大度;等等,总之都很好。张统玉老师不光为我们讲制图课,还在周村区职工夜校讲授机械制图,教学经验丰富。连简单的制图铅笔如何削的均匀精致。铅芯头磨成薄片画细线厚片画粗线,能使图形美观统一,等等细节都教。使执水日后做技术设计时,工具制备独特,所绘图形效果良好,是为数不多的人员之一。直到熟练使用CAD微机绘图以及Word、Excel等工具以后才终止。李彦博老师业绩突出,后来入选中国科学院贾宝琦主编的《中国当代科技专家大典》,执水也凭借参加工作后的科技实力同时入选,2000年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发行。

在学校通过参观工厂了解到,轻机原指轻工业机械厂,是轻工厅的主要机械制造单位。1959年由济南第一机械试验厂,山东造纸总厂机械修造一部,周村机械实验厂三者组合建立。大量生产造纸玻璃等企业使用的先进装备。厂里设计制造能力在全国轻工行业有名。机床设备齐全,进口的欧洲各国机床数量特别多。届时正全力以赴研制接近苏美水平的全自动行列式制玻璃瓶机组。

参加劳动分车间、工种,一对一跟师傅。在维修车间大修班,分别跟过赵、李、宁几位师傅。前二人为德州人,一个爱唱,一个爱说。爱唱,休息时就轻声哼几句解乏。爱说,就讲笑话,对章丘人出来闯荡,逗乐子说:你是哪里,俺是章丘。咋着来的,打着跟头。诙谐幽默,逗得我直笑。章丘人真是打着跟头出来吗?别的地方人怎么不打跟头?不清楚。宁师傅就是章丘人,他不在乎这些。多年爱好业余写作,是淄博日报大众日报通信员,时不时发表个“豆腐块”。

劳动很累,大修机床导轨刮研,一干就是几天。小细腰累的都麻木了,伸直两下接着干。年轻人爱面子,常记着大家曾经推荐当代表去北京接受毛主席检阅,就得干得好点,出勤率也要高些。打錾子截铁板,一偏滑到手上,骨头钻心疼,甚至一下就皮开肉绽。抡大锤更得浑身使劲,找准落点,抡圆长柄,力贯钢钎。倘若偏斜就会伤到别人。不过是在多次安装机床,打水泥地坑中逐渐锻炼成的。实习也学到很多技术知识。象刮研导轨用光学准直仪测量弯曲度就是当时的新技术,弥补框式水平仪的不足。另有车间行车整体弯曲的现场电焊矫形方法。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波兰,德国等欧洲机床的大修与装配技术。龙门刨衍磨导轨技术。电火花导轨淬火技术等等。为以后参加工作走上技术岗位,打下一定基础。

参加社会活动,协助周村区公安局组织的社会治安行动,协助区工会电影队到电影院检票,维持秩序,帮助找座和寻人等服务,凭佩发的第13号证件工作。多次随轻机到对口公社大队支援农业生产,割麦子种玉米搞秋收,虽说技能不行,但是干劲不减。吃住在村里,同农民一起劳作,少则两三天多则两周。夏天住小学教室,打地铺睡草席。蚊子碰头打脸,白黑的咬。干活时得忍着,午睡在田野树下眯一觉不计较咬。夜里睡觉干脆将床单蒙住全身,任凭汗流浃背,决不让蚊子得逞。秋天在地头吃半碗辣椒炒萝卜条三个馒头片刻就下肚,那个香劲没有够。

1968年开展阶级教育,忆苦思甜,食堂发放忆苦思甜饭,周村区召开学毛著积极分子代表会,由于此前轻机和学校已经开过学习交流会有执水上台发言,所以就推荐与山东省轻工业机械厂代表一同去参加会议。会期7天。分在一连四班的单位有:山东省轻工业机械厂,淄博铸钢厂,周村鲁东(东风)乐器厂,淄博纺织机械厂。班长:周村鲁东(东风)乐器厂王厚祥,副班长:山东省轻工业机械厂刘荣庆,宣传员:山东省轻工业机械厂宁述义。2天学习文件,集体吃一次忆苦思甜饭。3天互讲互学交流,之后会议总结,选举参加淄博市代表会的代表。

学习届满,同学们重点运用课本知识提高劳动技能,学生都有了一技之长。成绩较好的学生主动参加了跨专业学习以及实习劳动。在电气电子,铸造,书画,器乐,体育等方面也有些提高。由于本弟,陈世禄,孙玉兰,孙建华等组成的男女篮球队在周村地区的学校和工厂范围内比赛水平较好。乒乓球,田径,游泳,体操,武术等活动得到推广,65届学生基本完成规定学业,69年底按规定由毕业分配领导小组面向全省分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周村时情剪影 1904年 清政府批准周村自开商埠。 1916年 5月山东护国军政府在周村成立。 1951年 建立山...
    张志水阅读 689评论 0 1
  • 三 淄川西隅 淄川时情剪影 1916年 淄川县正西路忠信乡第三国民小学校在王村大兴教寺成立(简称王村小学)。 19...
    张志水阅读 789评论 0 2
  • 《为了生存又下城中村》 第一章 其实化工厂的困境我们一进來就知道了,当然厂长更...
    瑤626阅读 3,895评论 0 0
  • 四 周村花絮 28·升学前的彷徨 29·山东轻机 30·现代标志 31·住校学自立 32·竹竿顶人上墙 33·闹元...
    张志水阅读 818评论 0 1
  • 十年黄昏老三届 谢琳 (九)灯火阑珊 第二天上午,小赵9点多钟来到酒店,张正斌还没睡醒。勉强睁开眼睛得知...
    维扬谢琳阅读 715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