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学习

大概有一两个月时间了吧,大概就是从换了工作环境开始的。特别懒,一回到家就不想动,就想放松放松,缓缓劲儿。可能是工作时有压力,但这应该是其中一部分原因吧。我不想为此找理由。总之又没目标了,或者说有目标,但是没有那份心力去做。该动了。

今天听了三节李善友的课,讲的是刻意练习。刻意练习这本书我也看过,到现在我的记忆是大脑是可以被练习的,技能、能力、绝招等等一系列的后天技能都是可以通过练习来获得的。我以前以为的刻意练习纯粹是从字面理解的,就是主动且刻意地不时地去练习某种能力。今天听了李教授的课以后完全颠覆了我对“刻意练习”这个词的认知。刻意练习不是单纯的一个学习方法,更不是一个词汇。我们说学习学习,终身学习,刻意练习,碎片化学习,踏踏实实学习,我们到底在学个啥?技能?能力?知识?对不起,太笼统,太深奥。我们该学的是“模型”!思维模型,学习模型,办事模型,万事都是有它的模型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套路、公式、模版。我们该学习该磨练该刻意练习的都是这个东西。但是可惜我一向都不擅长的而且最痛恨的就是这个东西。数学公式、定理,音乐谱子、乐理,英语语法,等等等等,这些我一直认为最是刻板无趣的东西统统都是今天李教授讲的最应该而且是最有必要去学的最重要的能让一个人终身受用的东西。我一直以来所在乎的那些东西只不过是“信息、故事、娱乐、装饰品”而已!而且糟糕的是我没有办法反驳,因为我自己也已经认识到不短一段时间了。

事实就是这样的,应那句“我们听过很多道理……”的话就是我也读过很多书,但是却没能有自己的理论和见解,不能用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困惑和自己面临的难题。我也读过《刻意练习》,但是人家能拿其中的道理去办学去创业去给3万多人讲课,我却连知识点都还没理出来。我也经常拿那句不知道从哪里拣来的“你不会记得你前天吃的什么饭“来安慰自己看过的书记不住就记不住了吧。但是猛回头,我的方法真是有问题的。今天老师说研究证明一个人的感性有95%,理性只有5%,还都是用来给那95%遍借口的……可不能欺骗自己。


来说说今天从别人嘴里学到的《刻意练习》吧!(以后一定要自己来)。​

其实《刻意练习》整理成模型的话也没多少东西,只有三条:​

  1. 创建模型​
  2. 刻意练习​
  3. 及时反馈

这是学习一个生僻的模型(知识)该有的姿势。​也是提高学习效率增强个人能力该有的做法。

人类只有发明了发明的方法之后才能快速发展,我们只有学习了学习方法之后才能成为高手。——查理·芒格

教授讲的这一版里让我印象深刻的,或者是颠覆认知的在第三条及时反馈。我以前认为的及时反馈其实是他讲的第二条。我认为及时反馈是要及时用起来,给别人讲、用在生活中解决难题等等。然后由此得出结论,收获感悟,这些自己的结论和感悟与作者传达的之间的差距才是反馈。及时反馈是一种“考核”。

但是教授讲,刻意练习是刻意练习,可以有很多种方法,而且在生活中用,给别人讲,也是刻意练习的一种方法。及时反馈是要别人给你反馈的,比如说要请私人教练、要同事、领导、观众等能随时指出你错误的人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反馈。​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啊!而且我发现当局者不仅仅迷,他还懒。自己反馈真是一个耗时耗力还不讨好的事儿!

好,收获很多,总结一下:​

学习是要学模型​

刻意练习流程:创建模型-->刻意练习-->及时反馈​

再提供两个收获之后的具体做法:​

​举5个在生活中适用的例子;
用它解决遇到的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早上大叔给我出一道题目,说为什么我们在学习时要主动去找虐?果然是专业教练,特别直指人心。“为什么“背后指向的是动力...
    百万机器猫阅读 4,988评论 5 9
  • 作为上班族的我们来说,基本每天就是两点一线式的状态,好像除了赚钱就是在赚钱,有些人是赚到了,有些人赚了个刚刚温饱,...
    北覓阅读 1,657评论 1 3
  • 卷首语: 首先,笔者在这里祝大家新年快乐!!!今天我们来探讨的问题是BN层在TensorFlow中的实现,以实践为...
    FFFeiYee阅读 13,381评论 0 3
  • 《村庄》 这仿佛还是能看到它的踪迹 布谷鸟飞回了我的村庄,五月的秧田 伸出了召唤之手,召唤左右 身前身后的希望,此...
    幽明m阅读 1,027评论 2 8
  • 这是一本评价很高的书籍。 书中的信息量太多了,一时半会无话完全消化吸收,很多都一知半解,连认识层面都还没有到位,更...
    张攀锋007er阅读 2,865评论 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