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快规划土地流转 规范发展“一村一品”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大荔县心理咨询协会尚公正,坚持学习分享第106天。

        我县本是农业大县,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土地肥沃,光热资源充足,灌溉条件优越,名特物产丰富,从古以来是农产品种植发展的良好基地,是农业发展的优势所在。但近几年由于多种因素,除冬枣个别独特产业外,大部分农产品产业滞后,农民无奈,只是满于现状,增收不明显,外出务工流动大,土地种植操作老龄化,技术差,效益低,农村诸多优质土地荒抚,冷落到无人问津,杂草丛生比比皆是,让人看着都心酸。   

        前几年县委、县政府因地制宜,引导农民推广“一村一品”模式,我印象当时效果还不错,土地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农民收入不断提高,但后来发展不知何因(未做调研),加之政府指导和监管放松,农民激情消退,随心所欲盲目种植,广种薄收,农民转行,劳动力不断流失,形成目前土地资源浪费。这几年虽一直喊设施农业、现代农业,但就目前情况看大多农民收益并未改观,诸多农民依然艰辛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只是解决了温饱问题,一但遇到大病或不可测估的变迁,新的贫困户就会再行出现,脱贫成了空话。

        实施乡村振兴是我县全面综合开启社会建设新征程的新举措,因此应从全县全局思考,工业、农业融合协调发展意义为之重大,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农为邦夲,夲固邦宁,稳住农业基础盘,守好“三农”基础根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农民有饭吃,三农有发展,政府工作才会有底气,因此要把黑土地保护利用作好一件大事来抓,政府在做好其他规划的基础上应立足现实,紧扣我县三农的主要问题和矛盾,走访调研,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紧切实际,深入思考,充分论证,长远规划,均衡发展,为加快农业现代化,优质编制发展大刚,全面统筹推进,指导“三农”产业兴村。

        为此建议:

      (1)心中有数。充分发挥土肥工作站、农技中心、农村农业局等有关部门的职能,组织对全县土地土壤依镇分类测试评估,对土壤污染,水土流失,基础没施等拿出一个基夲数据,提出种植、栽培初步方案。

        (2)正确指导。充分支持和发挥农村专业合作社的特有功能,进行偿试,整合资源,有序土地流转过渡,资源共享共增,以方案为依据,因地制宜,分析研究,指导引进适合我县种植的农产品作物,正确引导农民种植健康运转,让农民切实际,有目标,有计划的发展,减少盲目种植,走出事倍功半的误区。要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

        (3)有的放矢。强化政府及有关部门职能,在全国乃至国外合理布局我县农产品的销售市场,拓展思路,做好导向,拿出杜县长为农民推介冬枣的精神和担当,组织精兵强将出去为群众铺垫和典定销售市场,解决农民后顾之忧,调动群众种植信心,配合政府助推农业发展。

      (4)合理规划。强化三级科技服务体系,特别要充分发挥村一级组织的职能,做好引导,打开农民传统守旧的种植耕作观念,合理完善布局水利设施,顺应地城适宜产业,立足各地特色资源,优化布局农民种植结构,在基地培育,学习培训,技术指导,农药、化肥残留控制,产品商标注册,成品推广等方面形成指导化,程序化,规范化,商品化的新格局,做好宣传,让农民充分知晓、理解政府的作为,提倡政府合理指导,群众自愿参与的宏观和微观相结合模式,从种植、推广、补贴上加大鼓励,让农民受益,调动农民积极性。叫响做好“一村一品”,以特色产业带动全县“三农”发展,以就业、创业不出家门促进农民增收增益,让优质的庄稼地一村一品,一镇一景成为我县融合发展的聚焦点,为农民生活质量提升,促进农民增收增益,振兴农村经济,激发农村资源活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避免二次返贫典定好基础。规划出一条切合我县县情及农村实际的发展之路,让“现代农业看大荔”名付其实。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