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2019年最有成就感的一项工作,那就属于自己负责的中心年会了。从前期策划到最后的实施,时间稍许紧张,总结起来,也有部分待完善的地方,但我自己很满足,从中也收获并思考学习了很多东西。
一、筹备阶段
关于方案,我是第一次拟定,其实脑子里还没有太多的想法,自己就跟进历年机构开展年会的经验,草拟了一份发给了相关同事,同事反馈内容过多,我的心太大,需要简化流程,同时增加一些有创意的环节。这份方案,来来回回改了将近10遍左右,因为中心年会的定位是联谊会+论坛。虽然环节不是很多,但是每个环节涉及的内容还真不少。
拿开场舞来说,当初我们设想的是让部分参与者上台亮相,来个disco,活跃气氛。看起来好像很容易操作,在召集人员这一步,我们就陷入了瓶颈当中。第一,时间紧凑。第二,参会人员年底都很忙,无法安排时间来排练。综合分析了之后,我们果断放弃了。赶紧拿出备选方案,请专业的人士来负责此环节。
二、开展阶段
整个联谊会,我们在前一天进行了彩排,也针对每个流程做了逐一反馈。其中比较担心的就是游戏环节,主要是颁奖较多,上台领奖的也多。万一这个环节耽误太多时间,就会影响下一个流程的安排。还好在年会当天,进展很顺利。小伙伴也很给力,将颁奖证书和奖品进行了合理的区分。
其次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论坛环节,主持人把控时间很给力,嘉宾分享也很精彩。让原本大家都觉得会比较枯燥的一个环节,既然活力全开了。大家不仅了解了社会组织行业动态,对各个支持平台的也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三、结束阶段
联谊会顺利结束,比我们预期的要好,也得到了领导的肯定。部分参与人员还在现场进行了资源的对接。结束后,我们内部同事也召开了一次时间较长的评估会,针对联谊会的目标、各个环节的安排、各自负责的工作都做了总结和反思,以期下一次我们可以在此经验基础上做的更好。
那么,联谊会的背后,我到底学到了什么?
1、尝试不敢尝试的工作,挑战未知的自己
在年会当中,我第一次主动去拉赞助,在行动之前,我想过无数次被人拒绝的画面以及尴尬的场景。觉得这事不好做,也特别没底。在时间渐渐逼近的情况下,我只能硬着头皮挨家去打电话,尤其是第一家的时候,感觉自己说话都有点不自然,不知道怎么去跟别人沟通,如何吸引别人参与到此次年会当中,并且乐意去支持。最终的结果是这次年会有10家赞助商,而且现场大家的参与效果特别好。
关于拉赞助这事,后来我也想了一下。我们不能单纯仅从自己的角度去找别人,也需要换位思考,别人赞助我们,他们能够得到什么。其次,我们这次拉赞助的目标是什么,是真的缺少钱,还是希望链接更多的社会组织参与建立。最后,对于赞助商,我们的要求和期待又是什么,是任何赞助都可以,还是有所甄别?思考好了这些问题,对于我们的工作,会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2、负责人作用的发挥
在年会开始的很长一段时间,我对于自己的定位都不是很清晰,觉得自己也是一个协助者,上面还有上级领导,对于一些工作,推动的不是很积极,也不太乐意去反馈。
直到某天在招募问题上遇到挫折之后,我才开始去反思自己的做法。开始去拟定详细的推进实施计划表,每日跟踪年会筹备情况。这样的举措确保了我们年会能够每日按照既定计划有序推荐。
3、团结协作的力量
一场大型活动,我们要依靠团队的力量,每个人各司其职,各发所长,才能将活动举办地的更好。刚开始,我对小伙伴还没有足够的信任,也不想麻烦太多的人,总想着自己能够解决的事情就不用去麻烦别人。
但是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导致其他人很被动,也不愿意主动去承担工作。调整策略之后,我将年会按照组别进行了了划分,配上了相应的负责人,每天我只要询问相关负责人的进度即可。
通过这件事,我自己也有了反思,对于之前不成熟的做法感到羞愧。团队每个人都是不可或缺的,作为负责人,需要有信心和耐力去支持,而不是自己一味的空想和猜测。
年会告一段落,这段特殊的时光和记忆,也锻炼了自己的成长。2020年,希望突破更大的自己,好好生活,好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