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班级管理的漫漫征途中,我怀揣着热忱与期待,却也时常被困惑与迷茫笼罩。直到邂逅杨卫平老师的《笑着做班主任》,犹如在黑暗中寻得熠熠灯塔,书中的点滴智慧与温暖,如潺潺溪流,润泽我干涸的教育灵感,为我在班级管理的荆棘丛中开辟出一条光明坦途。
杨卫平老师的教育理念,核心在于一个“爱”字,这是她班级管理的基石。她对学生的爱,体现在日常的细微之处,是敏锐捕捉学生情绪变化后的轻声问询,是学生遭遇挫折时的温暖鼓励。书中提到,有个学生在重要考试失利后一蹶不振,杨老师没有简单地批评成绩,而是陪学生漫步操场,倾听他的烦恼,帮他分析问题,鼓励他重新振作。这让我反思自己,曾对成绩下滑的学生急于指责,却未深入探寻背后的压力与困扰。往后,我要将心比心,用爱搭建与学生沟通的桥梁,让他们在班级里感受到关怀与尊重,拥有前行的力量。
杨老师的民主管理模式,是激发学生自主意识的关键。她组织班干部竞选,让学生公平竞争,参与班级事务的决策;制定班级规则时,广泛征求学生意见,让规则成为大家共同的约定。在我的班级里,以往班干部任命多由我指定,规则制定也偏主观,导致学生参与度不高,对班级事务缺乏热情。受杨老师启发,我打算在新学期开展民主选举,让学生选出信任的班干部;组织班会讨论班级规则,让每个学生都能为班级建设出谋划策,提升他们的责任感与归属感。
面对学生间的矛盾冲突,杨老师的处理方式充满教育智慧。她不充当简单的裁判,而是引导学生换位思考,自行解决问题。有一回,两位同学因值日分工起了争执,杨老师让他们分别陈述想法,再互换角色表达,最终两人认识到各自的问题,握手言和。我曾在处理类似矛盾时,习惯直接评判对错,结果矛盾虽暂时平息,却未真正化解。未来,我会效仿杨老师,给予学生足够空间去反思、去理解,培养他们的人际交往与问题解决能力。
班级文化建设,在杨老师的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她精心策划读书分享会、主题班会等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在读书分享会上,学生们交流心得,拓宽视野;主题班会则围绕成长、梦想等话题,让学生在讨论中明确方向。我过去组织活动形式单一,未充分挖掘其教育价值。今后,我会结合学生兴趣与成长需求,开展多元活动,如科技小制作、文艺汇演等,丰富班级文化内涵,增强班级凝聚力。
《笑着做班主任》让我明白,班级管理是一场用爱与智慧编织的旅程。杨卫平老师用她的教育实践告诉我们,以笑面对学生,以爱滋养心灵,以民主激发活力,以智慧化解难题,就能营造出温暖和谐、积极向上的班级环境。在未来的班级管理中,我将以杨老师为榜样,不断学习、实践、反思,努力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陪伴他们绽放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