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庄子在《齐物论》中,讲述的一个故事,名字叫:罔两问景。
“罔两”,就是影子的影子。
“景”,通“影”。
原文:
罔两问景曰:“曩子行,今子止;曩子坐,今子起。何其无特操与?”景曰:“吾有待而然者邪?吾所待又有待而然者邪?吾待蛇蚹蜩翼邪?恶识所以然?恶识所以不然?
释义:
“罔兩”問影子說:剛才你在行走,現在又停下來;剛才你在坐著,現在又站了起來,你為什麼沒有獨立的志向和情操呢?
影子说:我因为有所依赖才这样的吧?我依赖形体而动,犹如蛇依赖腹下的鳞皮而行,蝉依赖翅膀而飞一样?我怎么知道,造成这样原因呢?又怎么能知道,不这样的原因呢?
影子的影子问影子,为什么你行走坐立全部要靠别人,你为啥不能自己行走啊?影子自己知道,之所以不能自己做主,是因为影子必须要依靠形体;形体动,影子才能动,没有形体,也就没有影子——这是常识。
形体要动,也不能随便乱动,必须要靠真宰,也就是大道的统摄才能移动。
这个故事,庄子告诫诸生,要忘却自我,不然就要受制于形体,而形体也要靠大道的指挥才能移动,所以忘却形体就取缔了阻隔,可以更直接地体悟大道。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1–
生活中,不是事事、处处独立就能有好生活,适时的依附,也是能够合谐的方法之一。比如,夫妻之间,非原则问题,依附一下对方,就会少了许多争执,增加不少温馨。
2–
工作中,与领导的关系,多一些依附的情绪,更容易成为好员工。必定,不是每项工作都需要创新,遵守规定、服从领导、配合全局,是做好工作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