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水谣-洞箫独奏

       1938年11月武汉沦陷后,著名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目睹了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高亢、悠扬的船工号子。在次年1月抵达延安后,写出了《黄河》词作,并在这年的除夕联欢会上朗诵了这部诗篇。冼星海听后非常兴奋,表示要为演剧队创作《黄河大合唱》。在延安一座简陋的土窑里,冼星海抱病连续写作六天,完成了这部具有历史意义的大型声乐作品《黄河大合唱》。之后,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引起巨大反响,很快传遍整个中国。

        《黄水谣》是中国近代声乐作品的经典作《黄河大合唱》中的一首可以独立存在的混声合唱或女中音独唱歌曲。用歌谣式的三段体写成,它的音调朴素,平易动人。第一部分抒情、亲切。描写了奔流不息的黄河之水,同时倾诉着人们在美丽肥沃的土地上辛勤耕耘的景像。第二部分:“自从鬼子来,百姓遭了殃!”以它较低的音区。悲痛的音调、缓慢的速度,宽广而沉重的节奏,与第一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充分表现了我大好河山被敌寇践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人们义愤填膺的情绪和燃烧起来的仇恨怒火,这悲愤有力的控诉,深深地打动着人们的心弦。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变化再现,黄河奔腾依旧,而遭到破坏的人民生活,却呈现出一幅凄惨景像,歌声在平稳、低沉的情绪中结束,使人久久难忘。

        这首歌曲长期以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同时成为一些专业团体和专业歌唱家的必备演出曲目。是一首久唱不衰的声乐作品。我用洞箫演奏,欢迎试听。


黄水谣-竹箫独奏-琴台乐坊

黄水奔流向东方,

河流万里长,

水又急浪又高,

奔腾叫啸如虎狼,

开河渠筑堤防,

河东千里成平壤,

麦苗儿肥啊豆花儿香,

男女老少喜洋洋,

自从鬼子来百姓遭了殃!

奸淫烧杀一片凄凉,

扶老携幼四处逃亡,

丢掉了爹娘回不了家乡!

黄水奔流日夜忙,

妻离子散天各一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曾经看到过一段话,甚至这段话还在微博@过自己。 我们对陌生人彬彬有礼,对亲人却任性无礼。究其原因,是亲人的包容...
    老豆儿就酒阅读 3,984评论 7 12
  • 这本书前年接触,学的火热,一年多没读,我只记得操作步骤,忘了精神和意义了! 今天重复接纳和积极倾听章节! 重新感受...
    冰蓝儿8阅读 2,383评论 0 0
  • 不要慌张,我爱你。
    大大苏女阅读 832评论 0 0
  • 人生的这趟列车,有人上车也会有人下车。最后能与你携手同行到达终点的人少之又少,而中途下车与你分道扬镳的人,再...
    眼泪不会说谎阅读 7,429评论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