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游鸣沙山:一半是冰雪,一半是火焰

金山银水的新疆阿勒泰,到处都是人间仙境。看过了高山风光,穿行完冰川雪岭,畅游过湖泊温泉,在12月的一场大雪后,我们来到了阿勒泰地区闻名遐迩的鸣沙山。

鸣沙山是“中国第二大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西缘的一片沙山,地处哈巴河县城西南30公里处的185景区内,总面积达40多平方公里,距离哈吉公路6公里。鸣沙山由6座沙岗组成,相对高度约25米,长约2公里,宽约100-200米。沙山轮廓清晰、连绵起伏,沙质洁白细腻,保持着纯粹的原生态之美,是一处集观光、摄影、娱乐等为一体的大型鸣沙山。

而之所以叫做鸣沙,是因为这里的沙子会自然发出声音。这种自然现象在世界上不仅分布广,且不同地方的沙子发出来的声音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在美国夏威夷群岛的高阿夷岛上的沙子,因为会发出一阵阵好像狗叫一样的声音而被称作是“犬吠沙”。苏格兰爱格岛上的沙子,发出的声音尖锐响亮,就好像食指在拉紧的丝弦上弹了一下。

阿勒泰的鸣沙山发出的,则是恍若飞机在低空盘旋般的轰鸣声——当你从沙山之巅顺着陡立的沙坡下滑时,流沙就如同一幅一幅锦缎般在沙坡上舞动,沙鸣声随之而起,起初如丝竹管弦轻轻拨动,继若钟磬和鸣,进而金鼓齐喧,轰鸣之声不绝于耳,好似一曲雄浑激荡的交响乐章。

说到鸣沙的成因,目前有三种说法比较被各界认可。第一种为“摩擦发声说”,认为在天气炎热时,沙粒特别干燥且温度增高,稍有摩擦即可发出爆烈声,众声汇合一起便轰隆而鸣。第二种是“静电发声说”,认为鸣沙山沙粒在人力或风力的推动下向下流泻,含有石英晶体的沙粒互相摩擦产生静电,静电放电即发出声响,响声汇集,声大如雷。第三种则是“共鸣放大说”,由于沙山群峰之间形成了壑谷是天然的共鸣箱,流沙下泻时发出的摩擦声或放电声引起共振,经过共鸣箱的共鸣作用,放大了音量,因而形成了巨大的回响声。

不过这一次由于是冬天到的鸣沙山,我们没有看到绿洲与黄沙相伴,飞鸟伴驼铃起舞的漫天黄沙奇景,反倒是由于连日的大雪的鬼斧神工,为我们造就了另一幅雪掩黄沙的瑰丽的画面——连绵起伏的沙丘被大雪层层包裹,仅剩沙丘的背风面还露出大片本来的金黄色。和以往印象中火热的沙漠风光大大不同,此时的鸣沙山,金黄色的沙子、白色的雪毯与湛蓝的天空交相辉映。

沙漠中的风也来的猛烈,偶尔夹杂着从沙丘上裹挟来的雪片呼呼从耳畔吹过。沙地上的落雪足足有半米深,一脚踏进去立马没过了膝盖。也许正是因为雪下的深,反而模糊了沙丘间原本线条分明的脊线,将一座座沙岗连成一片。行走其中,满目除了壮阔的白色沙山,就是斜挂在天边的夕阳在雪面上浸染出点点金色光芒。

大风过后的沙漠安静至极,像是回到了远古的洪荒时代,空旷、辽远、混沌、蒙昧,一切都是那么远,却又那么真实。相较于夏日沙漠的热闹,冬日的的鸣沙山像一片沉静下来的海洋,连绵起伏的沙丘,犹如翻滚后平息下来的巨浪,托起白色的浪花,而那一层层被雪勾勒出来的精美绝伦的沙纹肌理,则像是层层叠在一起的华美丝绸。

新疆的落日来得格外晚,当我们趁着天色终于登上沙山之巅,极目远望,白茫茫一片中偶尔有几处露出黄色的沙丘斑点。此时的鸣沙山,一半是冰雪,一半是火焰,雪与沙交织在一起,演绎着冬日里最古朴却又最壮美的冰与火之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早晨看日出,昨夜的篝火灰炽还在,苍白,4点50就出来了,房间正朝向东,光线一直打在窗户上,天亮了, 5点不到的草原...
    那是醉着的马不由缰阅读 818评论 0 1
  • 翻墙之后 文/邹航 灰色的天空中,暴雨如期而至。雨水疯狂地朝地面砸去,恨不得将小城的地面击穿一般。周遭发生的,仿佛...
    邹航阅读 938评论 0 1
  • 忽然遇见你 你就在城南 把城南往事延续了千年 就是这么简单 山南的扳倒井 走出来卖槐花的老太 那时的光景 有雁阵掠...
    春风明月阅读 228评论 0 1
  • 前两天和一个很久不见的朋友见面,聊到他春节在台湾环岛骑自行车,中途出了意外,断了两根肋骨。谈到骑行他显得很兴奋,丝...
    可的视界阅读 718评论 4 1
  • 体彩355期毒胆4次0 复式01248 形态 。。组三。。防组六 和差079 段组5-----0123468---...
    冰风_fb43阅读 148评论 0 1